丁复
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皇元发仁被六合
这首诗是苏轼的《过无锡作》。 次韵过无锡 水入归墟长不枯,稳卧一叶凌苍虚。青年漫浪老白发,岁久无奈安之乎。 只今起动金陵滞,台章日日提英乂。蚤期抱策当济时,岂谓能诗谩惊世。 东家有人作金坞,西家有妾歌玉树。相如也有子虚赋,襄阳自爱不才句。 喜来二子足徜徉,春申港头秋雨傍,长河可傍海可航。 好著青钱乞三老,我亦挈家还我乡。 译文: 水流入归墟永不停息,我安稳地躺在这片大地上,仿佛凌驾于苍茫之上
题王弘正白描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天策将军龙凤姿,十八人者皆英奇。 乾坤旋转岂无意,风云会合固有时。 唐虞盛际九官尔,而此乃复一倍之。 神物在渊众鳞集,五彩下德百羽随。 后来可惜贵才俊,只遣上古歌雍熙。 河汾夫子讲孔道,弟子仅以功名期。 当时房杜亦可喜,管仲器小宁无讥。 儒冠一著道士服,岂谓老氏论无为。 颖达祖汉疏经义,宜于圣奥初未知。 欧虞楮薛尚笔翰,一戈何足穷毫厘。 魏徵王圭差解事
诗句释义与译文: 送笪县尹之官苍梧 苍梧山古称九疑,苍梧郡是汉代设置。 剑藏在尉佗火山,鱼像武昌丙穴一样好。 武昌江边赵佗石,石出江波三四尺。 隔江就是禹王祠,老柏树皮都赤了。 人们说王气在这里聚集,正北的枝干像团碧云。 向来南边的枝干也苍翠,物随世事终归憔悴。 树木还知道经历岁月,万方一统趋争先。 中原出产载驼马杂,重译来贡犀象连。 奇异的珍宝令人心动,往往官员在外存义。 或许因此也被责怪
秋江晚渡图 长江西来合巴汉,老客经行几一半。黄牛峡底回双篙,白鹭洲傍见二髦。 注释解析: - 何处行来湖海流:描述了诗人的行船从哪里出发,沿着湖海一路前行。 - 思归凭倚隔溪舟: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家的情感,依靠在小舟中倚靠思考。 - 枫林无限深秋色:描绘了枫林中深深的秋意和色彩。 - 不动居人一点愁:反映了秋天带来的寂寞感,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
【注释】 烟波:江水弥漫如烟雾。云树:云树,山间云雾缭绕的树木。杨元清:人名,作者的朋友。元清赋:即《题杨元清》诗。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小诗,描绘了一幅江天晚景图。全诗语言质朴,写景生动,富有民歌风味,是唐人绝句中的佳作。 “江乡自是多烟云”,点明了题目中的“烟波”和“云树”是作者眼中所见到的江边景色。“绿波青树渺不分”,以“渺”字形容江水浩渺,波涛连天,青树迷漫,无边无际
【解析】 题,指题咏、赋诗。昭君:指王嫱,即王昭君。曲逆: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曲逆(今山东临淄),这里以代称汉高祖。深宫:指皇宫。花人:美女。龙沙头:指塞外。娄敬:西汉初年大臣。自侯:指被封侯。长思:常常思念。娇姿:美人的姿态。琵琶:古代弦乐器。寄深怨:表达深沉的怨恨。繁声纷在指:形容琵琶声音复杂而丰富。向空:指向着天空。骏骑:良马名。妥袖:指披着袖子。妥,通“托”。蟠龙:指马身缠绕着的龙纹饰物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妻子看到丈夫所画的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觉得画得不好,认为画中人不如自己年轻漂亮。 老妻笑人小:指妻子觉得画中的男子比她年轻。 笑:嘲笑;讥讽。 小女起:指女子起来。 走把清镜临须眉:走到镜子前照看自己的面容,意思是说,我比画上的还要年轻漂亮。 走把:走到。 清镜:古时妇女梳妆用的铜镜。 临须眉:对着胡须和眉毛。 西家好酒赊来吃:指丈夫到西家借酒喝。赊(shē)来:向别人借款
注释: 1. 题李息斋枯木竹石图,这是一首题画诗。 2. 霜柯洞庭寒,露叶渭川冷: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洞庭湖的霜打在树枝上显得寒气逼人,渭水之畔的露珠挂在叶子上也显得清冷。 3. 幽人美清夜,独写秋灯影:描写了一个幽静的人,在清冷的夜晚独自欣赏着秋天的灯光和影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通过对比洞庭湖的霜打树木和渭水之畔的露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
诗句释义与译文: 月湾钓者天与闲,长日钓鱼明月湾。 - 注释1: 「月湾」指的是一个靠近月亮的海湾。 - 注释2: 「天与闲」意味着大自然似乎很悠闲。 - 译文1: 在月光下悠闲地钓鱼,时间仿佛凝固,只有月亮和海相伴。 黄昏坐到月上山,天低月高人未还。 - 注释3: 「黄昏」表示时间接近傍晚。 - 注释4: 「月上山」描绘了月亮慢慢爬上山峰的情景。 - 译文2: 太阳下山后,我坐在山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