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惟久
赞死心禅师偈 其一 韶阳:指佛教禅宗,韶阳为地名,此处代指禅宗。 死心:禅宗修行方法之一,指达到对事物生死不染的境界。 灵源甚深:形容禅宗的源头非常深远和深厚。 耳中见色:禅宗修行强调直观本心,不通过外在的感官去看待世界。 眼里闻声:也是指通过内观来直接观察自己的内心。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禅宗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论是聪明、有智慧的人还是愚蠢、贫穷的人,都只是暂时的存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物我元无二,森罗镜象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诗人看来,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是独立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而这种独立的存在,就像是镜子中的影像一样,互相映照,共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2. 明明超主伴,了了彻真空。这里的“主伴”是指人世间的一切纷扰,而“真空”则是指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状态
【注释】 赞死心禅师偈 其二:赞颂死心禅师的一首偈子。 死心非真,真非死心:死心并非真实,真实的不是死心。 虚空无状,妙有无形:虚空没有形状,妙有的却没有形状。 绝后再苏,亲见死心:在完全断绝之后又重新复苏,能够见到真正的死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文,赞扬死心禅师悟性高超,能于“真空”中“妙有”。前两句说死心非真、真非死心,这是说死心禅师的悟性很高,他能够把死和空统一起来。后两句说虚空无状
死心非真,真非死心。 虚空无状,妙有无形。 绝后再苏,亲见死心。
韶阳死心,灵源甚深。 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 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释惟久,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梅询女。 因从夫守分宁,遂参死心禅师于云岩,灵源禅师以空室道人号之。 徽宗政和间,居金陵,与圜悟禅师、佛眼禅师机语相契,得二师称赏。 后于姑苏西竺院薙发为尼。 宣和六年卒。 事见《罗湖野录》卷一。 今录诗三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