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死心,灵源甚深。
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
丹青徒状,非古非今。
赞死心禅师偈 其一
韶阳:指佛教禅宗,韶阳为地名,此处代指禅宗。
死心:禅宗修行方法之一,指达到对事物生死不染的境界。
灵源甚深:形容禅宗的源头非常深远和深厚。
耳中见色:禅宗修行强调直观本心,不通过外在的感官去看待世界。
眼里闻声:也是指通过内观来直接观察自己的内心。
凡明圣昧,后富前贫:禅宗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论是聪明、有智慧的人还是愚蠢、贫穷的人,都只是暂时的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利生济物,点铁成金:禅宗强调帮助别人,救济众生,就像用铁锤可以炼出金子一样,这是修行人的目标。
丹青徒状,非古非今:禅宗追求的是内心的觉悟,而不是外表的表现或者时间的变迁,因此并不局限于古代或者现代的任何特定形式或风格。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禅宗的诗歌,通过对禅宗修行方式的描述,表达了禅宗的深邃与超越。诗中以”韶阳”象征禅宗,强调其深厚的根基;”死心”则表示修行者要达到的一种心境,即对生死的超脱;”灵源甚深”和”眼里闻声”则是强调禅宗修行者通过内观来直接观察自己的内心。此外,诗人还提出了”凡明圣昧,后富前贫”的观念,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最后,”利生济物,点铁成金”体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目标,即帮助他人,救济众生。整首诗既表现了禅宗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修行的高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