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普岩
【注释】 爪牙消息:爪牙,指爪牙之臣,指爪牙的情报。三山:天目山的别称。曾郎: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于菟:传说中一种能食虎豹的野兽。 【赏析】 《寄天目礼书记闽回》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对福建友人曾巩寄给作者的信进行了回应,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福建山水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爪牙消息露三山
注释:抬头仰望雷声霹雳,却无法追赶;缺齿的胡僧被围困在铁围之中。 六合之间空空如也,风吹草动悄无声息;杜鹃啼叫月色不如回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雷霆、风、杜鹃等自然现象为喻,来比喻那些不能自拔于困境之人。首句“抬头霹雳不容追”用雷霆比喻困境,表达出作者对于困境中的人的无奈和哀伤。第二句“缺齿胡僧陷铁围”则用胡僧被铁围困的形象,比喻那些被困于困境中的人
注释:月光淡淡的江面空荡,泛着小船在江上漂流。我唱歌陪伴明月观赏江流。夜深时倚枕沉思,梦中到了什么地方?清晨山峦上的霜还没有融化。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作者通过写月下泛舟,歌和月,看江行等情景来表现自己的闲适心情。诗人泛舟江上,与明月为伴。他唱着小曲儿,欣赏江水流动,直至深夜。最后,诗人倚枕而睡,梦见了远方的山,但醒来后发现山中早晨还留有清霜,这使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全诗语言清新明净
【注释】 颂古十首 其六 搽抔抹粉没人猜,五百生中与么来。 觌体风流有多少,不知何处可安排。 【赏析】 此为咏妓之作。诗中以妓女喻才女,以“搽抔抹粉”的化妆比喻才女的文采,以“无人猜”形容才女高深莫测,以“五百生中”指众多才子,以“风流”赞美她们的才情出众。然而,才子们面对这样的才女,只能“不知何处可安排”。这首诗通过赞美才女,表达了诗人对才女才华的欣赏和对才子们无法与之相媲美的无奈之情
【注释】 大义渡:指大渡口。大渡口,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是长江上游岷江和青衣江在四川合流处。 婆婆(老妪):这里泛指年老的妇女。 白浪洪波:这里泛指江水。 无了日:没有了太阳。这里形容江水浑浊不清,没有一点光亮。 愁杀:使……愁苦。 【赏析】 诗题“大义渡”即大渡河,为古渡口名。据《太平寰宇记》卷八一载:“大渡,一名大义渡,盖因昔有异人导引舟师至此,故名”。诗人通过写渡口的景象
【注释】 大藏主号:即佛号,佛教中称佛为大乘主。镜中:指佛性,佛之本性。孤光不坠:比喻佛的光明普照一切。有无间:谓无始无终。碧落:碧霄,指天空。冲开:开辟。万象寒:万物都受寒冷。扑破:打破,消除。亡朕迹:没有我的痕迹(指佛性)。亡朕:无我。从教:任凭。大地黑漫漫:大地漆黑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性的七言绝句。诗以“大藏主号”领起,以“镜中”收结,中间四句写佛之本性。首联写佛的光辉普照一切
【注释】 乘禅者:僧人。 剑门:古关名,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闲身:闲适的身躯。 西川:指四川西部。劫外春:劫后春天,比喻在战乱之后重新获得生机。 【赏析】 诗是写一位出家为僧的人从剑门关出发,返回四川,沿途所见之景。首句写他出剑门,次句写他入蜀,三、四句写他在途中所见之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粪:粪便,这里比喻贫困。首座:指佛寺中主持僧的职称,也泛指僧人。白醭:白色的药片。心如铁:内心坚硬刚烈如铁。甘作丛林不义人:甘愿在佛教丛林中做不正当的事情,意谓甘为僧众中的败类。 【赏析】 此诗为寄题《大慧普觉禅师》之五。这首诗写一个穷和尚对寺院生活的不满和牢骚,表达了他甘愿做丛林中的败类而不愿做寺院里受戒的和尚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见长,语言通俗质朴,直抒胸臆,毫无矫饰
【解析】 1.题:在……上题写。戟,古代兵器,引申为“建”。2.戢(xī):收敛、收聚。3.清:清新、清爽。4.屈指:屈指数量。5.幽致:深微的情趣、意趣。6.不比况:不如。7.未:通“未”,没有。8.题:题咏。9.竹亭:竹子建成的小亭子。10.赏析,即分析鉴赏。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充分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疏疏绿叶起清风
注释:三秋时节,山间的月亮冷清,半山的云彩飘荡。我前来拜访孟侍郎,必然有事相求。我特意看到岭上梅花开了一朵,也应该明白这并非与春天无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向孟侍郎求助,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孟侍郎的尊敬之情。后两句则是直接向孟侍郎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