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普岩
济颠书记赞 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 走京城,无处觅。 业识忙忙,风流则剧。 末后筋斗背翻,煅出水连天碧。 稽首济颠,不识不识。 狭路相逢捻鼻头,也是普州人送贼。 【注释】 1. 毁不得:无法破坏。 2. 赞不得:无法赞赏。 3. 天台:地名,在浙江,这里代指佛教圣地。 4. 般僧:即和尚,这里指济颠和尚。 5. 青天轰霹雳:形容雷声如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6. 走京城
自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条风块雨今非昔,尧舜垂衣万国宾 诗句逐句释义: 1. 自谓五更侵早起:我自以为在凌晨五更时分起床,勤奋工作。这里的“五更”是中国古代的时间计量单位,指的是夜晚五更天开始的时刻。而“侵早起”则表达了作者早起勤奋工作的状态。 2. 谁知更有夜行人:然而,谁曾想到会有夜晚的行人呢?这一句表达了对意外情况的惊讶和无奈,可能是对某种不期而至的挑战或困境的表达。
注释: 等闲提起七斤衫,多少禅和着意参。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轻轻提起那七斤重的袈裟,许多禅师都倾注了心血去参悟它。 尽向青州做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都把功夫用在了青州这个地方的修行上,却不知道春天的景色已经出现在江南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禅师们的行为和态度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于禅宗教义和修行方法的执着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禅宗教义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注释】偈颂:佛教用语,指佛祖的法语、心言或佛经中的文言。二十五首:即《大正藏》卷五○所收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二千五百四十七个字。其三:第二十五首。日面月面:太阳和月亮。霹雳闪电:指雷鸣电闪。 【赏析】这是一首颂佛的偈语诗。“直下”是佛家语,意为直接下凡来教导众生,与“现身说法”意思相同。“急着眼看”即“眼明”。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日月轮流交替,雷声隆隆电闪,佛法降临人间,佛祖亲临说法
注释:牛头在马头的后面,马头在牛头之后。 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译文:牛头在马头的后面,马头在牛头之后。一个字被送到了公门,但是像九个牛一样大的力气也拉不出来。 赏析:这首诗用“牛头在马头后,马头在牛头后”来比喻那些在官场上地位显赫、权力大的人往往都是些无能之辈。而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却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人无法脱颖而出,甚至无法进入公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注释】个样:样子,比喻形式。皮毛:表面,形式。千化万变:形容变化多端。黄梅鹫头:即黄梅戏,是流传于安徽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可贵可贱:可贵,珍贵;可贱,卑贱。 【赏析】这首诗通过黄梅戏的“皮毛”来比喻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我们对于这些“皮毛”,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都要珍视
注释: 1. 豁开户牖:指打开窗户。 2. 鲇鱼上竹竿:比喻做事迅速。 3. 直出直入:形容行动果断、直接,不拖泥带水。 4. 俊鹘(hù):猛禽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全诗共二十五首,此为第一首。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鲇鱼上竹竿一样,需要快速反应,不能犹豫不决。同时,他也认为人生就像猛禽鹰一样,需要勇猛果敢,不能退缩不前
【注释】 1. 送:送别。洪维那:即洪皓,字景伯,宋徽宗时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 2. 笑把:形容洪皓豪爽的性格,意译。虚空一口:指吞并了一切,包括宇宙万物。 3. 髑髅:死人的头骨。瞥:一下子。振:使动,使乾坤转动。 4. 破沙盆有儿孙在:指洪皓虽死犹存,其后代子孙仍活在世上。破沙盆,喻示着洪皓生前生活俭朴,死后仍如生前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 5. “玉笛横吹”句
诗句:铁壁银山几万重,有无之字若为通。斩关岂在搴旗手,枉有虚名落汉中。 译文:这就像一座坚固的铁壁和银色的山峰,成千上万层重叠在一起。这些文字的意义似乎难以理解,仿佛被一层神秘的迷雾所笼罩。斩关并不是因为搴旗手的力量,而是因为这些人徒有虚名,最终却落在了汉中。 注释:这首诗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其中“铁壁银山几万重”形容了这个体系如同铁壁般坚固,银色山峰般高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颂古》十首中的第七首。下面是逐句释义: 百骸一物贞薰天,风起今朝病一般。 注释:百骸一物,形容万物都是那么贞洁、纯正。贞薰天,指万物都像香一样散发出来。风起今朝病一般,形容疾病在风中肆虐,如同疾病在今天蔓延一样。 酷恨双双医不得,枕边空听雁声寒。 注释:酷恨双双医不得,形容疾病的治愈困难重重,无法治愈。枕边空听雁声寒,形容夜晚躺在床上,听到寒冷的北风中雁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