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
走京城,无处觅。
业识忙忙,风流则剧。
末后筋斗背翻,煅出水连天碧。
稽首济颠,不识不识。
狭路相逢捻鼻头,也是普州人送贼。

济颠书记赞

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

走京城,无处觅。

业识忙忙,风流则剧。

末后筋斗背翻,煅出水连天碧。

稽首济颠,不识不识。

狭路相逢捻鼻头,也是普州人送贼。

【注释】

  1. 毁不得:无法破坏。
  2. 赞不得:无法赞赏。
  3. 天台:地名,在浙江,这里代指佛教圣地。
  4. 般僧:即和尚,这里指济颠和尚。
  5. 青天轰霹雳:形容雷声如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6. 走京城:指到京城去寻求帮助。
  7. 业识:修行的见识和能力。
  8. 末后筋斗背翻:最后的动作是翻滚。
  9. 煅水:炼丹术中的一种手段,用高温使水沸腾。
  10. 稽首:敬礼。
  11. 不识不识:形容极度的无知或愚昧。
  12. 狭路相逢:比喻双方势均力敌,难以回避。
  13. 捻鼻头:形容惊讶的样子。
  14. 普州:地名,今四川省乐山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济颠和尚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开头“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描绘了济颠和尚的形象,他无法被毁谤,也无法被赞扬,就像一个霹雳一样震撼人心。这种形象的塑造,既展示了济颠和尚的高深莫测,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走京城,无处觅。”则表达了济颠和尚的神秘和不可捉摸,他就像一阵风一样,让人无法找到他的踪迹。这种形象的塑造,既显示了济颠和尚的超凡脱俗,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畏之情。

“业识忙忙,风流则剧”一句,则是对济颠和尚的品行和行为的描述。他的智慧和才能令人钦佩,但他的风流行为又让人感到惊讶和不解。这种形象的塑造,既展现了济颠和尚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末后筋斗背翻,煅出水连天碧。”则是对济颠和尚最后动作的形象描述。他的最后举动是一个筋斗翻转,如同烈火中的水花一般美丽。这种形象的塑造,既展现了济颠和尚的智慧和才能,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济颠和尚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理解、对人性的观察以及对人生的看法。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