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生也,树头惊起双双鱼,石上迸出长长笋。
即日伏惟两序,高人现前清众。
履兹长至,倍膺戬谷。
喝一喝,俗气未除。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王梵志。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 一阳生也,树头惊起双双鱼,石上迸出长长笋。
- “一阳生”是指冬至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出现,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 “树头惊起双双鱼”和“石上迸出长长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树枝上跳跃着欢快的鱼儿,石头上冒出了嫩芽般的竹子。
- 即日伏惟两序,高人现前清众。
- “伏惟”是敬词,表示恭敬地思考或考虑。
- “两序”指的是古代的两种官职序列,这里指代的是官员阶层。
- “高人”是指有高深学问或有杰出才能的人。
- “清众”意味着高尚的人群。
- 履兹长至,倍膺戬谷。
- “履兹长至”表示在春天这个节日里,人们行走庆祝。
- “倍膺戬谷”中的“倍”意为加倍,“膺”意为承受,“戬谷”是古书中的一种谷物,这里可能指的是谷物丰收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说,在春天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加倍庆祝,并且希望谷物丰收。
- 喝一喝,俗气未除。
- “喝一喝”是一种喝酒的动作,可能暗示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 “俗气未除”则表示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并未完全消散,仍然存在一些世俗的烦恼。
接下来是译文: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树枝上跳跃着欢快的鱼儿,石头上冒出了嫩芽般的竹子。今天是庆祝的日子,我恭敬地思考着官员阶层中的那些有高深学问或有杰出才能的人,他们像谷物一样茁壮成长。在这个春天的节日里,我们要加倍庆祝,并希望谷物丰收。然而,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并未完全消散,仍然有一些世俗的烦恼存在。
赏析:
《偈颂二十五首》是王梵志创作的一组诗,共二十五首。这组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王梵志生活在唐朝中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时代。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王梵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他注意到了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同时,他也关注到了社会现象,指出了一些世俗的烦恼仍然存在。这些观点体现了王梵志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王梵志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