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火堆头潦倒身,且无花鸟闹芳春。
口边白醭心如铁,甘作丛林不义人。
【注释】
粪:粪便,这里比喻贫困。首座:指佛寺中主持僧的职称,也泛指僧人。白醭:白色的药片。心如铁:内心坚硬刚烈如铁。甘作丛林不义人:甘愿在佛教丛林中做不正当的事情,意谓甘为僧众中的败类。
【赏析】
此诗为寄题《大慧普觉禅师》之五。这首诗写一个穷和尚对寺院生活的不满和牢骚,表达了他甘愿做丛林中的败类而不愿做寺院里受戒的和尚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见长,语言通俗质朴,直抒胸臆,毫无矫饰。
粪火堆头潦倒身,且无花鸟闹芳春。
口边白醭心如铁,甘作丛林不义人。
【注释】
粪:粪便,这里比喻贫困。首座:指佛寺中主持僧的职称,也泛指僧人。白醭:白色的药片。心如铁:内心坚硬刚烈如铁。甘作丛林不义人:甘愿在佛教丛林中做不正当的事情,意谓甘为僧众中的败类。
【赏析】
此诗为寄题《大慧普觉禅师》之五。这首诗写一个穷和尚对寺院生活的不满和牢骚,表达了他甘愿做丛林中的败类而不愿做寺院里受戒的和尚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见长,语言通俗质朴,直抒胸臆,毫无矫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句的翻译如下: 1. 妙在转处,密在汝边。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中巧妙的地方在于转折之处,而紧密的地方则是在词语或意象之间。 2. 绘予面目,正中乖偏。 - “绘予面目”指的是诗歌描绘了作者的形象;“正中乖偏”表示这种形象描绘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元素,反映了事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3. 踏翻却谢郎船。 - 这里使用了典故
注释: 百丈大师赞 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鸭飞,漆桶好不快。 只见祥麟一角尖,定知罪犯弥天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首句“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马簸箕比作马的脸,用这种奇特的形象来形容马的脸面。马簸箕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形状像簸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分析判断。此题中,“断杨岐正脉,灭临济纲宗”是说杨岐的禅法断绝了佛教的正宗,临济的禅宗被消灭了;“猿啼碧嶂,月锁千峰”写猿声啼叫在青山翠岭之中回荡,月光笼罩着千峰万壑,渲染出一片幽深寂静的景色,突出其幽静之境;“影落于阗国,人在大辽东”,写诗人身在西域,心系中原,以西域为背景
诗句释义: 1. 项短耳聩,千妖百怪 - 解释:“项短”可能是指诗人的名字或特征,“耳聩”意为听觉不好。这里形容诗人的耳朵不灵敏,听不清楚。“千妖百怪”形容事物繁多、奇异。 2. 如是三十年 - 解释:表示诗人已经活了很长时间,大约三十年的时间。 3. 续东山正脉 - 解释:这里的“东山”通常指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谢安,他的家族与东山有深厚的渊源。“正脉”意味着正统、纯正的血脉
达磨大师赞 苇航身险,风急水寒。 九年面壁,用尽心肝。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直指待驴年。 注释: 1. 苇航身险,风急水寒。 注释:苇(苇草)是船的材料,船在航行中会遇到风浪和严寒的天气。 2. 九年面壁,用尽心肝。 注释:达磨大师面壁九年,用尽了心血和心思。 3. 大唐人不识只履过西天,单传直指待驴年。 注释:达磨大师的脚印只被一个大唐人看到后,他就被认为已经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译文】 这四年来,我承乏云峰寺的职务,默默地将我的哀愁寄托给阿谁。 每逢十一月初五日,我都会疑神疑鬼,担心自己会死而复生。 我开山伏虎禅师,指柳骂杨,伤龟恕鳖,你死我活。 不要说一碗粗茶一炷香,也胜过和盲者倾诉瞎话。 【注释】 1. 偈颂:是佛教用语“颂”的别称。佛教徒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句式,咏述经文或佛事,称为“颂”。偈,佛教语,即韵文,有四言、五言、六言
【注释】 山月:指月亮,这里代指山间。 海云:大海上的云彩。 归路迢迢:回家的路很远、很长(迢迢:遥远的样子)。 布袋和尚赞: 作者自号布袋和尚,这首诗是对其的赞美。 【赏析】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景象。前两句写山月还未升起时,天空中的海云忽然飘起。接着写诗人闭上双眼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归途的到来。最后一句“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意思是说布袋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王梵志。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一阳生也,树头惊起双双鱼,石上迸出长长笋。 - “一阳生”是指冬至过后的第一缕阳光出现,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 “树头惊起双双鱼”和“石上迸出长长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树枝上跳跃着欢快的鱼儿,石头上冒出了嫩芽般的竹子。 2. 即日伏惟两序,高人现前清众。 - “伏惟”是敬词,表示恭敬地思考或考虑。 -
观音大士赞 【注释】: 草木丘陵,风雷云气。——这是对自然界的描绘,通过草木、丘陵、风雷、云气四种不同的自然元素来表现观音大士的慈悲与威严。 具足妙相尊,证入三摩地。——这是对观音大士形象的赞美,认为她拥有完美的外貌和崇高的智慧,能够进入佛教的三摩地境界。 万象森罗从鼎沸。——这是对宇宙万物的描述,认为一切都由她的力量所支配,如同沸腾的鼎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草木
【注释】 诺庵:指僧宗。 机:佛教术语,指人的心念、思想等。 竛竮(huī huì):形容人傲慢不恭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显慈和尚和僧人宗是师兄弟。他们的机锋敏捷,辩论时滔滔不绝,但彼此却互相看不顺眼,甚至相互讨厌。他们就像种在地里难以铲除的杂草,而先师的教义却反而被轻视了。 “显慈鼻祖”句意:显慈和尚是禅宗的鼻祖。 “诺庵法兄”句意:我师宗是显慈和尚的师弟。 “机如电掣”句意
【注释】 爪牙消息:爪牙,指爪牙之臣,指爪牙的情报。三山:天目山的别称。曾郎: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于菟:传说中一种能食虎豹的野兽。 【赏析】 《寄天目礼书记闽回》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对福建友人曾巩寄给作者的信进行了回应,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福建山水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爪牙消息露三山
【注释】 大藏主号:即佛号,佛教中称佛为大乘主。镜中:指佛性,佛之本性。孤光不坠:比喻佛的光明普照一切。有无间:谓无始无终。碧落:碧霄,指天空。冲开:开辟。万象寒:万物都受寒冷。扑破:打破,消除。亡朕迹:没有我的痕迹(指佛性)。亡朕:无我。从教:任凭。大地黑漫漫:大地漆黑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性的七言绝句。诗以“大藏主号”领起,以“镜中”收结,中间四句写佛之本性。首联写佛的光辉普照一切
【注释】 大义渡:指大渡口。大渡口,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是长江上游岷江和青衣江在四川合流处。 婆婆(老妪):这里泛指年老的妇女。 白浪洪波:这里泛指江水。 无了日:没有了太阳。这里形容江水浑浊不清,没有一点光亮。 愁杀:使……愁苦。 【赏析】 诗题“大义渡”即大渡河,为古渡口名。据《太平寰宇记》卷八一载:“大渡,一名大义渡,盖因昔有异人导引舟师至此,故名”。诗人通过写渡口的景象
【解析】 1.题:在……上题写。戟,古代兵器,引申为“建”。2.戢(xī):收敛、收聚。3.清:清新、清爽。4.屈指:屈指数量。5.幽致:深微的情趣、意趣。6.不比况:不如。7.未:通“未”,没有。8.题:题咏。9.竹亭:竹子建成的小亭子。10.赏析,即分析鉴赏。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充分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疏疏绿叶起清风
注释:三秋时节,山间的月亮冷清,半山的云彩飘荡。我前来拜访孟侍郎,必然有事相求。我特意看到岭上梅花开了一朵,也应该明白这并非与春天无关。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向孟侍郎求助,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孟侍郎的尊敬之情。后两句则是直接向孟侍郎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注释】 乘禅者:僧人。 剑门:古关名,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闲身:闲适的身躯。 西川:指四川西部。劫外春:劫后春天,比喻在战乱之后重新获得生机。 【赏析】 诗是写一位出家为僧的人从剑门关出发,返回四川,沿途所见之景。首句写他出剑门,次句写他入蜀,三、四句写他在途中所见之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