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瞻
【译文】 北风摇撼船头,整整一夜难入眠。 突然惊醒,不如不睡为安。 黎明欲交眼时,嘈杂之声又惊悸。 问之才见是山来,原来在温州界。 楚门的舟家人家,樯帆与心系连。 谁没有急于归乡念,何况他们更相似。 我心重贤劳,所思在于王事。 造物难道偏顾他,愿委以遂其志。 寒暑尚有差,神明苦难是。 【注释】 ①五更:一、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二、泛指夜晚或黎明时分。 ②撼船头
将发楚门 使臣当何如,所司在周询。 哲王重观察,民情苦难伸。 我从天上来,乘桴赴南闽。 舣舟楚门岸,奄忽逾一旬。 此邦俯要冲,道路当海滨。 民力困兼并,徵求尽鸡豚。 浙东惟七州,地狭民亦贫。 所凭舟楫利,生理恒艰辛。 视之等菹醢,雄吞竟何人。 我于十日来,有耳不愿闻。 尽从方门至,使者如鱼鳞。 舟车日旁午,钧符星流奔。 故令恶少徒,什伍恒成群。 白昼肆攘敚,渔猎据通津。 凶焰嘘可炙,人命同轻尘。
【注释】 题郑静思小像:写诗赞美郑静思的画像。郑静思,唐懿宗时宰相郑覃之子,字子寿。 月明:月亮明亮。 山静海无尘:山静、海无波。 鹤氅(chǎng):一种长袍,用白鹤羽毛制成的衣服。《太平御览》卷八一引《神异传》云:“汉孝武时,有白鹤从天而下,其毛洁白。孝武帝以白鹤献太后,太后受之以为冠饰,遂名其乡曰‘白鹤乡’。” 翩跹(piānxiā):轻快地跳起舞来。 玉一痕:白色的衣痕。 却记:回想。
题集贤都事石林 石林,指唐宋时期名将李广。李广有“飞将军”之称。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说,他善射,但不善骑马。一次从西域归来,走到霸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因马受惊冲上路边的土山,被一箭射中左骖,坠地受伤。伤愈后,再骑此骏马,它却不肯前行。他拔剑欲斩之,回头发现原来是自己爱马,乃叹息道:“吾知失此一马也!”后人便以“李广难封”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琪树亭亭广万章,屹无枝叶蔽严霜。
【注释】 1. 螺女江:即浙江钱塘江。 2. 春色多:春色繁茂。 3. 孤根分瑞:梅花独自开花,是吉祥的象征。 4. 南坡:指杭州西湖边的南屏山,相传为苏小小葬骨地。 5. 丰度:丰腴的体态,这里指梅花的丰盈。 6. 清苦如君少奈何:你的清苦,我怎会不知! 7. 少:少时、年少。 8. 赏析: 首二句“螺女江头春色多,孤根分瑞到南坡”,写梅花在钱塘江边生长,与江南风光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娇艳。 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理解。“锦鞋裁来五色丝”一句是说:我为景容裁制了一双绣有各种彩线的锦鞋,这鞋子的制作工艺精美绝伦,真是巧夺天工!“千方制就欲谁衣”,这是说:我为景容精心缝制了一件锦衣,想给景容穿。但景容却说:“你为我缝制的这件锦衣,我穿上后恐怕会比不上天上的织女(神话传说中织云霓作裳衣的仙女)。”这里“输与”一词,表达了对织女的敬仰
【注释】: - 海淀:地名。 - 风轻晚待潮:晚风轻轻地吹拂,等待涨潮。 - 首绵车响客心摇:车轮滚动的声音连绵不绝,让人的心情波动不已。 - 人家:此处指渡口附近的人家。 - 青松渡:渡口的名字。 - 小女:女儿。 - 弄阿娇:在檐下嬉戏玩耍的小女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首句“海淀风轻晚待潮”,以海淀为背景
【注释】 孤鹜:一只孤鹜。 青:一作“红”。 映山红叶:映山红花落叶,指杜鹃(一种红色花朵)。 笑相迎:笑盈盈地迎接。 青裙赤脚:形容女子朴素、勤劳的样子。 也自荣:也显得很光荣。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抒情为主,描写了一幅生动活泼的乡村风光画。 诗的首句“孤鹜飞来数点青”,是说在渡口,一只孤独的野鸭飞来了,它落在江岸上,落满了几点绿水,给这静谧的渡口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明确全诗意思,理解诗意,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概括即可。“霸业争驱孰后先,葵丘一会更无前。”意思是说在功名利禄面前,谁能甘居人后,谁又能争做先锋呢?“如今谁是排纷者,那有先生似仲连。”意思是当今天下,还有谁能像张良那样,为朋友排难解纷呢?“那有”的意思是哪里有、哪有。这两句是诗人感叹当时社会风气不好,没有人能为朋友排忧解难。“那有先生似仲连”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籍。 第一句“谁为明堂作栋梁,石林屹立并云长”,意思是说是谁为大明宫的殿堂建造了这些高耸入云的石柱。这里的“明堂”指的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和祭祀的地方,而“栋梁”则比喻这些石柱如同支撑整个宫殿的坚固柱子一样。 第二句“会从白玉楼中见,杞梓何能与雁行”,意思是说当人们登上白玉楼时,一定会看到这些石柱如同大雁飞翔一般排列整齐。这里的“白玉楼”可能是指皇宫中的高楼或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