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明堂作栋梁,石林屹立并云长。
会从白玉楼中见,杞梓何能与雁行。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籍。
第一句“谁为明堂作栋梁,石林屹立并云长”,意思是说是谁为大明宫的殿堂建造了这些高耸入云的石柱。这里的“明堂”指的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典礼和祭祀的地方,而“栋梁”则比喻这些石柱如同支撑整个宫殿的坚固柱子一样。
第二句“会从白玉楼中见,杞梓何能与雁行”,意思是说当人们登上白玉楼时,一定会看到这些石柱如同大雁飞翔一般排列整齐。这里的“白玉楼”可能是指皇宫中的高楼或亭台,用以欣赏周围的美景。而“杞梓”则是两种树木,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高大挺拔的石柱。
第三句“杞梓何能与雁行”,意思是说这些高大的石柱怎么会像小木桩那样被轻易折断呢?这里的“杞梓”指的是小木桩,而“鹤行”则比喻这些石柱像大雁一样整齐划一、不可动摇。
最后一句“赏析:”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评价。诗人通过对大明宫石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通过对比石柱和小木桩的差异,暗示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