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诗句: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 译文: 公子刚在江上建造了一座新家,现在又在西边的洲地上建了一个幽深的亭子。 赏析: 陈基是元代临海人,字敬初,黄弟子。至京师,授经筵检讨。曾经为人草拟谏章,力陈顺帝并后之失,几获罪于朝廷,后引避归。张士诚据吴,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兴,太祖召修《元史》,赐金而还。有《夷白斋稿》。 次韵叔方寄沈仲说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杜陵三月春风暖,燕语莺啼杂弦管。 - 杜陵: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 三月春风暖:春天的风温暖宜人。 - 燕语莺啼:燕子和黄莺的鸣叫声。 - 杂弦管:指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的景象,燕子和黄莺在春风中欢快地歌唱。 2. 落花撩乱紫骝嘶,平乐归来酒尊满。 - 紫骝:一种马的名字,常用来代指高贵或尊贵之物。 - 落花撩乱
诗句解释: 1. 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 - 形容女子勤劳地将丝绸细线编织成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2. 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 - 表示为远方的人缝制衣物,因为担心延迟会错过重要的时机或造成不便。 3. 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 - 虽然手被冰冷的剪刀割伤,但更担心的是长途跋涉带来的困难。 4. 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 - 在裁剪衣物时,更加思念自己的身材是否合适,担心衣服太长或太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原上秋风吹百草,半青半黄叶枯焦。 - 注释: 原上 - 指的是田野或草原;秋风 - 秋季的风;百草 - 多种草类植物;半青半黄 - 指草的颜色,一半是绿色一半是黄色;叶枯焦 - 草因秋风而枯萎。 - 译文: 在广阔的原野上,秋天的微风吹过,使得百草颜色一半是青绿,一半则是黄色,呈现出一种枯萎凋零的景象。 2. 城头日出光杲杲,腰镰晓踏城门道。 - 注释: 城头 -
新城行 旧城城的人民是旧的,新城城的人民是新的。 旧城城外的士兵刚被解除了武装,新城城里的人都像瓦一样整齐。 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 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 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 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 注释: - 新城行:诗名,描述新城的建设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 旧城城旧人民新:旧城的人都是旧的,新城的人都是新的。 - 新城城新无旧人
次韵垂虹桥泊舟倡和 何年伐石驾危桥,鲸浪翻江白雨飘。 势控三吴虹倒影,气吞七泽水通潮。 重渊有怪犀难照,蔓草无名火不烧。 伯国黄金闻铸像,王门白玉想为标。 功成海上身先退,脍熟江东兴可邀。 岁月几何流水逝,山川如旧古人遥。 鸿飞矰缴何由篡,鹤去樊笼不可招。 浩荡扁舟归鉴曲,寂寥方丈似中条。 越人尚以鸡为卜,楚俗相传鹏类鸮。 自把文章论倚伏,敢将交态较淳浇。 五湖烟景随时异,万里风萍触处漂。
注释:为感谢马左司的关照,让他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处理公务。 赏析:这首诗是送给高元善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高元善的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够顺利、无后顾之忧地赴任杭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中的一些现象,即有些官员在处理公务时,会担心自己的书疏会被他人所忌惮或破坏,因此需要有所准备
云文阁为邹伯常赋 公子爱修洁,宴坐焚椒兰。 朱火生青烟,絪缊升博山。 矞云成五色,佳丽不可殚。 忽然为芝盖,轮囷殊未阑。 轻风散纷郁,流芳花竹间。 曲户春叫蘖,绮疏日阑珊。 霏霏萦舞袖,欢乐有余闲。 注释:公子:指年轻的贵族子弟。爱:喜欢。修洁:纯洁美好。宴坐:在宴会上坐着。焚椒兰:用香草熏烧。朱火:红色的火焰。青烟:青色的烟气。絪缊(yīnyūn)升:弥漫上升。五色:五彩缤纷。忽然:突然之间
【注释】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这首诗是作者对虞隐君的即兴之作。虞隐君是作者的朋友,当时在军中任职。堪:能够。潘:地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西北。阃(kǒnɡ)掾:官名,指主簿。湘管:一种乐器,以湘竹制作,故称。 冲:冒着、迎着。“冒”,“冲”通假字。 燕子不来人独立:意思是说燕子不来了,只有自己一人孤独地站着。 自拈湘管认啼痕:意思是说独自拿着湘管吹奏着乐曲。“啼”,这里指鸟鸣声。“湘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然后理解每句诗的含义,最后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要抓住关键词“鸡”和“凫”的意思,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翻译出来,最后加上注释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译文:鸡和鸭都是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