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注释: 将往三沙有怀玉山徵君会稽外史 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 一道银潢秋浪白,三洲金刹日华红。 龙吹花雨惭闻法,鸟语云樯喜报风。 无奈思君重回首,依依江树送冥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即将离别之际写下了这首《送征衣》的诗篇。全诗以“遥望”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上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
陈湖秋泛 平湖秋色晓苍苍,鼓枻声传浦溆凉。 鸿雁欲来天拍水,蒹葭初老露为霜。 菊荒甫里人何在,鲈入松江兴转长。 不用临流重怀古,苇花菱叶满沧浪。 注释: 1. 陈湖(即杭州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淡水湖泊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2. 苍苍:形容秋天的湖面景色。 3. 鼓枻(yì):击船桨的动作。 4. 苇花菱叶:指芦苇花和菱角叶,都是水中植物
碧梧翠竹日扶疏,长夏高堂可晏居。 霅上故人时载酒,山阴道士近无书。 苍头扫石安棋局,稚子穿花奉板舆。 若见惠休烦问讯,碧云诗句定何如? 注释: 碧梧翠竹日扶疏,长夏高堂可晏居。——碧梧翠竹,阳光下的景色多么美好,长夏时期高堂可以安顿下来休息。 霅上故人时载酒,山阴道士近无书。——霅水上游的老朋友时常带着美酒来拜访,山阴道士则最近没有书信来往。 苍头扫石安棋局,稚子穿花奉板舆
寄匡山人 早春相会又经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 注释: 早春:早春时节,即春天刚到来的时候。 相会:相见,会面。 又经秋:又过了一个秋天。 秋水遥迢:秋水很遥远。 阻泛舟:阻碍了泛舟,泛舟是指乘船出行。 见:看见,见到。 玉山:指仙山,比喻美好的环境或事物。 问消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何日:何时,什么时候。 寄江楼:把书信寄到江楼上。 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江上秋阴十日多,思君不见奈愁何。 - 注释: "秋阴"指的是秋天的阴霾天气,"十日多"表示持续了十天左右。 - 译文: 江上的阴霾天气持续了十天之多,思念你却看不到,心中怎能不忧愁呢? 2. 风高泽国来鸿雁,雨入汀洲落芰荷。 - 注释: "风高泽国"描绘的是风吹过湖泊和陆地的景象。 - 译文: 当风起的时候,湖面上的鸥鸟成群结队地飞过;而雨落在了长满荷花的河洲上。
寄玉山兼简匡庐外史 美人不见已三月,日日相思赋角弓。兴发颇疑诗有助,忧来翻讶酒无功 注释: 美人:指作者所思念之人。 已三月:已经三个月了。 日日相思:天天都在思念。 赋角弓:创作诗歌。 兴发:灵感迸发。 颇:很。 疑:怀疑。 诗:诗歌。 助:帮助。 忧来:忧愁来临时。 翻:反而。 讶:惊讶。 酒:比喻为酒。 无功:没有成效。 未须结客游樊上,却儗移家住瀼东。 注释: 未须:不必。 结客
注释:画竹的柯学士手持玉佩,身披水苍色的衣服。 他佩戴着金茎上的露珠,身上穿着琳琅满目的仙服。 他曾把天上的昭华管吹得飞龙一般,献给玉皇大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柯学士的画竹作为题咏的对象。 首联“群玉仙人”四字写景:“仙人”是古代神话中的神仙。这里用“仙人”来比喻画竹的主人。次句则具体描写了仙人所持的玉佩,以及身上所披的水苍色衣服。这两句通过写仙人与画竹主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注释: 1. 渔庄:一个以渔业为生的农家。 2. 林塘:指的是树林和水塘,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3. 卜邻:古代一种择邻方式,即选择邻居。 4. 清江:清澈的江流。 5. 定巢新燕:刚刚筑好巢的新燕。 6. 泛渚轻鸥:在小洲上飞翔的鸥鸟。 7. 杨柳作花香胜雪:柳树的花香胜过雪花的味道。 8. 鲈鱼上钓白于银:用来形容鲈鱼的美味,颜色比银子还要洁白。 9. 沧浪意:指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10
【注释】 1. 笠泽:即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 2. 艾纳:指香气。 3. 璚管、画屏:指棋局中棋子的移动声和棋盘上棋子的影子。 4. 太乙:道教传说中的天帝。 5. 山公:晋朝阮籍字籍,嗜酒,常以散发裸体为狂放不羁之态。 6. 同醉习家池:指与友人一同畅饮于吴王宴所。 【译文】 碧绿的梧桐翠竹参差有致,香气扑鼻的薰香在绣幕下垂挂。 隔着花闻度曲声如在耳边,观着画屏烧烛看下棋对弈。
次韵怀华幼武 滑滑春泥满郡城,出门骑马不堪行。 未能学道从缑母,且复忘忧对曲生。 流水小池垂钓影,春风深巷卖花声。 停云赋罢心如渴,安得沧浪濯我缨。 注释: 滑滑:泥土湿滑。 郡城:指洛阳,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而得名。 缑母:传说中西王母的侍者,善射,曾为汉武帝射过白兔。 曲生:指汉末名士蔡邕,字鸿都,少负才辩,好交世族豪俊。后被董卓党徒所害。 沧浪:指大江,即长江。 缨:系帽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