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 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注释: 1. 太湖之水近当门:太湖的水面靠近家门。 2. 荇叶芹芽暖正繁:荇叶和芹芽正茂盛,春天温暖。 3. 不问主人还看竹:不在乎主人是否在家,看到邻居就打招呼。 4. 燕归王谢江边宅:燕子回到了王谢两家位于江边的宅院。 5.
柳塘春 扁舟二月傍溪行,爱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长飞燕燕,绿阴人静语莺莺。 临风忽听歌《金缕》,隔水时闻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买鱼沽酒答春晴。 注释: 扁舟:小船。 二月:农历二月。 傍溪行:沿着小溪而行。 林塘:树林和池塘。 芳草:指春天的小草。 飞燕:飞翔的燕子。 绿阴:绿色的树荫。 《金缕》:一种曲调名。 度:演奏。 更待:等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
【解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好友葛子熙、杨季民分别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深厚感情。 第一句“去年京国樱桃熟”,意思是说去年京城(即长安)的樱桃已经成熟了。“樱桃”是古代诗词中常作为送别之物,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就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 第二句“公子亲沾荐庙馀”,意思是说今年春天,你亲自品尝了供奉给宗庙的樱桃。这句话中的“沾”字
何年江水出姚城,转觉东南地势倾。 彩月夜当河汉动,客星秋入斗牛明。 一波不起鱼龙静,百谷初登海宇清。 生喜太平身少壮,浩歌击楫岂无情。 注释: - 何年江水出姚城:什么时候的江水从姚城的东面流出?这是诗人对历史的一种想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转觉东南地势倾:突然发现东南方向的地势倾斜了。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原本稳定的地势发生了改变。 - 彩月夜当河汉动
【注释】 绿波亭:在苏州,因亭前有碧水绿树环绕而得名。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晚年的孤独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译文 忽然看见这个新亭子,我想起你写诗的情景,仿佛进入了神境。 喜爱这碧波千顷的绿色,梦中回到芳草一池的春天。 每倾鹦鹉杯给佳客,想要用荷花来寄与远方的朋友。 燕子不来秋天就已到晚秋了,倚着栏杆没有话说独自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充满了怀旧之情
南州五月尚兼衣 白苎窗间未脱机 青李来禽书不至 荔支卢橘赋多违 水晶帘箔围晴昼 艾纳垆熏逗夕霏 为问上都城里客 菖蒲花发几时归 赏析: 这首诗是邓肃的《偶成二首》之一。诗人以苍白色的石头和清澈的溪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南州五月尚兼衣”描写了南方五月的气候特点。这里的“兼衣”指的是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着多种衣物
【题玉山草堂】 隐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萝。 翡翠飞来春雨歇,麝香眠处落花多。 《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 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离思隔沧波。 注释: 玉山:山名,在今安徽当涂西南,因山石晶莹如玉而得名。 扁舟:小船。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玉山茅屋中生活情景的田园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中描绘了春日聚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以及因酒量有限而带来的遗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为惜春光一半过: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一半,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春光”指春天的气息和景致;“过”表示时间的流逝。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和不舍。 2. 如渑美酒泛金波:美酒像渑(音miǎn,一种低度酒)一样醇香,泛着金色的光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简简徐明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国士文章海内传”,意思是说这位国士的文章和学问在海内传播开来。 第二句:“丘园风雨故依然”,意味着丘园的风风雨雨依然如故,没有什么变化。 第三句:“空闻太守延徐稚”,这里的“空闻”可能是指听到或听说,而“延徐稚”则是对徐稚(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的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桂花影婆娑,白兔闲庭中,九霄风露洒遍山河。 斗牛星直挂天穹旁,银河西流夜未央。 织女机丝清浅际,嫦娥宫殿有无间。 博望乘槎处,安得相从万里还。 赏析: 这首宋词以中秋节为主题,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美景和天上的星辰。诗中通过桂影婆娑、白兔闲庭、九霄风露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中秋夜晚的宁静与祥和。同时,诗人也通过织女机丝、嫦娥宫殿等象征性元素,表达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