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江水出姚城,转觉东南地势倾。
彩月夜当河汉动,客星秋入斗牛明。
一波不起鱼龙静,百谷初登海宇清。
生喜太平身少壮,浩歌击楫岂无情。
何年江水出姚城,转觉东南地势倾。
彩月夜当河汉动,客星秋入斗牛明。
一波不起鱼龙静,百谷初登海宇清。
生喜太平身少壮,浩歌击楫岂无情。
注释:
- 何年江水出姚城:什么时候的江水从姚城的东面流出?这是诗人对历史的一种想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转觉东南地势倾:突然发现东南方向的地势倾斜了。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原本稳定的地势发生了改变。
- 彩月夜当河汉动:明亮的月亮晚上照亮了夜空,使得河汉(银河)也变得清晰可见。这里的“彩月”可能是形容月亮的颜色或形状,给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感觉。
- 客星秋入斗牛明:秋天的时候,客星(流星)进入了天牛、女牛等星座,变得明亮起来。这里可能是指流星雨的出现,给人一种浪漫而壮观的感觉。
- 一波不起鱼龙静:江面上没有风浪,鱼儿和龙都安静地游动着。这里的“不起”可能是形容江水的平静,给人一种安宁而宁静的感觉。
- 百谷初登海宇清:庄稼开始丰收,整个国家都显得干净整洁。这里的“初登”可能是形容作物成熟的季节,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感。
- 生喜太平身少壮: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国家安定繁荣,自己也还年轻有为,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的“太平”可能是形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而“身少壮”则强调了诗人自己的年轻和活力。
- 浩歌击楫岂无情:他慷慨激昂地唱歌,挥动船桨,这难道是无情的表现吗?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面对国家和人民时展现出的热情和豪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三夜泛姚城江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哲理内涵。同时,诗人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来与读者进行交流,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共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