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娈龙桥妇,空闺何恻恻。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为舅作衣裳,为姑为饮食。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龙桥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婉娈龙桥妇 - 婉转柔美如同龙桥上的妇女。
  2. 空闺何恻恻 - 空荡荡的闺房让人心生悲伤。
  3. 夫婿弱冠馀 - 丈夫(女婿)刚过二十岁,即所谓的“弱冠之年”。
  4. 南征死锋镝 - 丈夫前往南方打仗并战死。
  5. 但见邻人归 - 只看见邻居的人回来了。
  6. 不知夫踪迹 - 不知道丈夫的下落。
  7. 委身奉舅姑 - 屈服于公婆,顺从地侍奉他们。
  8. 誓志如金石 - 誓言坚定,像石头和金子一样坚固。
  9. 朝采陌上桑 - 早晨采摘路边的桑叶。
  10. 暮向窗间织 - 傍晚坐在窗边织布。
  11. 织成锦回文 - 织出精美的回文锦缎。
  12. 无处寄消息 - 没有地方可以传递消息。
  13. 织成双鸳鸯 - 织成了一对鸳鸯图案。
  14. 无复合欢夕 - 无法重聚共享快乐的时光。
  15. 何如织缣素 - 比起来不如织造细薄的丝帛。
  16. 裁剪信刀尺 - 按照裁缝的标准裁剪。
  17. 为舅作衣裳 - 为公婆缝制衣服。
  18. 为姑为饮食 - 为公婆准备食物。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妻子在丈夫出征后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婉娈”描绘了这位女子温柔美丽的性格,“空闺何恻恻”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丈夫的牺牲让这位妻子承受了巨大的情感压力,但她选择了顺从和忍耐,体现了古代女性的传统美德。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悲哀。

我们可以看到杜甫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