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

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暖正繁。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

注释:

  1. 太湖之水近当门:太湖的水面靠近家门。
  2. 荇叶芹芽暖正繁:荇叶和芹芽正茂盛,春天温暖。
  3. 不问主人还看竹:不在乎主人是否在家,看到邻居就打招呼。
  4. 燕归王谢江边宅:燕子回到了王谢两家位于江边的宅院。
  5. 犬吠朱陈柳外村:狗叫声在朱陈两家柳树外的村庄中回荡。
  6. 步屧春风归去晚:步行着,在春风中回家去得晚。
  7. 野童篝火候篱根:一个放牛小孩正在火堆旁准备晚饭,烤着篱笆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钱伯行的一首和诗,表达了他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太湖之水近当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太湖之畔。接下来的句子“荇叶芹芽暖正繁”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荇叶和芹芽都长得非常茂盛,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第三句“不问主人还看竹”,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他并不关心主人是否在家,只是随意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第四句“每逢邻叟为开尊”,描绘了邻里间的和谐关系。邻居们互相关心,乐于助人,让诗人感到温暖和幸福。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邻里文化。

最后两句“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则是对家乡的回忆。燕子回到了王谢两家的江边宅院,而邻居家的狗则在柳树外的村庄中吠叫。这些细节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安宁。

最后一句“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则是诗人在春天傍晚归家的情景。他步行在春风中,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而一位放牛的小孩正在火堆旁准备晚饭,烤着篱笆根,展现出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邻里关系以及乡村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