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奎
注释:春天早早就来了,但我因为生病而怯于春寒,醒来得晚。夜里雨声连绵不断,一夜过去,池水涨满了整个院子。梅花被风吹落无人理会,仿佛是雪花在空中飞舞一样。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夜雨中的景象。诗人因病初愈,身体虚弱,对寒冷的春夜感到畏惧,不愿起床。然而,夜深人静,雨声如歌,诗人还是被这美妙的夜晚所吸引,决定起床欣赏这难得的美景。他看到雨水滋润了整个院子,池塘里的水都涨了起来,水面上泛着波光粼粼
诗句释义如下:我薄游时觉得鬓毛已经苍老,身体虚弱病弱怕西风夜长。官冷久无金马梦,院深惟有木犀香。归舟欲解天如水,故友难忘客思乡。试问宋郎愁几许,雁声何处起沧浪? 译文如下: 我在薄游之时感到自己的两鬓已经变得苍白,身体也日渐衰弱,怕极了那西风吹得夜晚更长。官冷,没有金马梦,只有深深的院子和木犀的香味。想要回家的时候,天空像水一样平静,但故旧的朋友却让我怀念家乡。试问这位宋郎,他心中有多少忧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邳州(今江苏省徐州市)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邳州” - 诗句:荒城十载路重经,暂舣扁舟坐驿亭。 - 译文:十年过去了,我再次路过这个荒芜的城市,在驿站里休息了一下。 - 注释:邳州,古地名,今为江苏徐州。 - 赏析:首句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即路过已经变得荒凉的邳州。 第二句:“春到梅花何处白,雪晴山色向人青。” - 诗句:春到梅花何处白
《秋夜》 空床坐对一灯青,手击蒲团醉欲醒。 夜半竹风如雨过,起看明月步中庭。 注释: 空床:空空的床。 蒲团:一种圆形的坐垫,用藤皮或草皮做成。 醉欲醒:指醉意正浓而想要清醒。 竹风:指风吹竹子发出的飒飒声。 明月: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景的诗作,全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独坐时所见所感。 首句“空床坐对一灯青”,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空床上,面对一盏青色的灯光,表现出诗人孤寂、冷清的心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和语言风格的理解和评价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来赏析。同时注意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碧波千顷照姑苏,目送危樯数幅蒲”,意思是:广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城;望着远去的船只,心中不由得生出几许怅惘之情。 “古寺云遮丘卧虎,荒台叶落夜啼乌”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题清溪图 溪上桃花山下舟,六朝遗事寄东流。 春风无限关情处,猿鹤依然识旧游。 注释: 1. 题清溪图:指这首诗是写在《清溪图》上的。 2. 溪上桃花:指桃花源,相传在晋太元年间,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不记远近,忽逢桃花林。 3. 山下舟:指江州(今江西九江),因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译文:离别的日子太多,相聚的日子太少,平生知己最伤神。王郎的玉树在东风中摇曳生姿,只对着梅花思念着像你这样的人。 注释:别日:别离的日子。会日:相聚的日子。玉树:比喻才貌出众的人,此处指友人王郎。春风:春天的风。梅花:这里借代友人。若人:像你这样的人。赏析: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心情以及怀念友人时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
注释:北风吹动尘土,大海掀起波涛,夜半时西窗似乎要被摧毁。 梦境醒来恍若超脱了色界,只有那残灯依旧炯炯发光,犹如妙莲盛开。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场狂风暴雨后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首句写风起云涌,海波汹涌,暗喻世事无常,人生多难;第二句以西窗为喻,暗示风雨来袭,让人心生恐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经历风雨之后,依然保持清醒和坚定。整首诗意境深远
【注释】 无题 驰道尘香逐玉珂,丹楼花暖弄云和。 春风渐绿瀛州草,细雨微生太液波。 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 少年易动伤春感,唤取佳人对酒歌。 驰道:皇帝的车马所走的道路,这里代指皇宫。 玉珂:玉制的车饰,这里代指帝王的车驾。 丹楼:红楼,这里代指皇宫的华丽建筑。 云和:指音乐,这里代指宫廷的音乐。 瀛州: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京城。 太液池:汉称“太液”,唐称“太液池”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全诗以清幽淡雅的意境和沉郁凄苦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答案】 (一) 译文: 环绕城外的溪水带路很长,冲寒极目远送着高高的桅樯。 水涯梅柳传来新春的讯息,大雪过后夕阳中楼台闪烁。 杜牧边吟山鸟飞去,谢公行处石苔苍苍。 碧云暮合天无际,回首相思欲断肠。 注释: ①南安:古地名,在今福建省建瓯市。 ②绕郭:环绕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