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时觉鬓毛苍,病怯西风夜更长。
官冷久无金马梦,院深惟有木犀香。
归舟欲解天如水,故友难忘客思乡。
试问宋郎愁几许,雁声何处起沧浪。
诗句释义如下:我薄游时觉得鬓毛已经苍老,身体虚弱病弱怕西风夜长。官冷久无金马梦,院深惟有木犀香。归舟欲解天如水,故友难忘客思乡。试问宋郎愁几许,雁声何处起沧浪?
译文如下:
我在薄游之时感到自己的两鬓已经变得苍白,身体也日渐衰弱,怕极了那西风吹得夜晚更长。官冷,没有金马梦,只有深深的院子和木犀的香味。想要回家的时候,天空像水一样平静,但故旧的朋友却让我怀念家乡。试问这位宋郎,他心中有多少忧愁,雁鸣声又在哪里响起在沧浪?
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贡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心境,表达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以“薄游”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因疾病带来的身心疲惫。紧接着,诗人以“病怯西风夜更长”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对夜晚的畏惧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敏感和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诗人转而描写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状态。“官冷久无金马梦,院深惟有木犀香。”这里的“官冷”和“院深”分别暗示了诗人所处官场之冷漠和内心世界的孤独。而“木犀香”则给人以温馨之感,似乎在这寒冷的环境中,木犀花的存在为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这种对比和转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更加丰富和复杂。
诗人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归舟欲解天如水”,这里的“天如水”不仅是对天空的描绘,更是一种象征,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释怀。同时,“归舟”的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然而,尽管心中有千般不舍,诗人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疲惫和不适的地方。
诗中的“故友难忘客思乡”和“试问宋郎愁几许,雁声何处起沧浪”两句,更是将诗人对友情和乡愁的感慨推向了高潮。在这里,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流和对话,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诗意也有哲理,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自身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深刻剖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