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奎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全诗以清幽淡雅的意境和沉郁凄苦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答案】 (一) 译文: 环绕城外的溪水带路很长,冲寒极目远送着高高的桅樯。 水涯梅柳传来新春的讯息,大雪过后夕阳中楼台闪烁。 杜牧边吟山鸟飞去,谢公行处石苔苍苍。 碧云暮合天无际,回首相思欲断肠。 注释: ①南安:古地名,在今福建省建瓯市。 ②绕郭:环绕城郭。
注释:梁山泺的岸边长满了平芜,夕阳下渔市的网如山一般密集。我乘扁舟却要追逐那孤云而去,这情景和那水中的凫翁照影一样有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梁山泺的岸边是一片平芜,夕阳下的渔市,渔民们忙碌地捕鱼,他们的网如同山一样密集。诗人乘着扁舟,想要追逐那孤云,而那水中的凫翁则在照自己的影。这首诗的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
注释: - 五月三日出城南书所见:五月三日,也就是初夏的时候出城去写诗。 - 短衣出郭暑风清,衮衮西山晚日明:夏天的阳光下,我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出城去,微风吹过,感觉格外凉爽。西边的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明亮。 - 密树藏村疑断径,小桥分市识荒城:密密的树林把村庄隐藏起来,就像小路一般,让人误以为是到了一个没有开发的荒野之城。 - 碧涵波晕随鱼没,白隐沙痕逐马生:清澈的水面映衬着波纹
【解析】 本诗首联“人间六月沸炎波,上国清凉乐事多”,写马伯庸赴任上都(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时,夏日酷热,而上都气候宜人,为马伯庸赴任增添了几分欣喜。颔联承启“乐事”二字,写马伯庸与友人结伴游历京城的愉快情景:友人旧日曾为翰林学士,如今又因散花天女新起病故,其好友维摩诘亦因病去逝,两人虽已作别,仍结为知己之交;友人与维摩诘是朋友,自己与维摩诘又是同乡,故有“千年结友心相似”句。颈联“万里辞家意若何
注释:四月时节,桃花盛开,你被皇上任命为太常奉礼。你的官称还是青色的毡毯,让人惊讶地发现你已经满头白发了。你在客中已经很久了,家里的弟弟很想念你,而你自己也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晚上,小窗下风雨交加,我们连床共枕,相互依偎。请记住,挑灯夜读不要嫌烦。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侄子师道的,表达了对侄子深厚的感情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诗的首句以“含桃”起兴,暗喻师道新受重任;次句以紫衣赞礼之属芳辰
诗句注释与翻译 1. 楼台金碧照嵯峨,故国诸公奈乐何? 解释:形容湖州的建筑富丽堂皇,如同皇宫一般,而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却感到忧愁和无奈,无法快乐起来。 译文:华丽的楼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灿烂夺目,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然而,这些辉煌景象背后是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忧愁。 2. 辽鹤归来城郭在,海鸥飞处水云多。 解释: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辽鹤归来意味着和平的到来
这首诗是李公对司业的挽联,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敬意。 山立庭绅:形容司业的威严和崇高地位。 耸众观:引起众人关注。 名高真不愧儒冠:名声很高,真正的儒者不会愧于儒者的称号。 文章清庙藏琛玉:形容司业的文章如同珍宝一般珍贵。 勋业乌台振羽翰:形容司业的功勋如同鸟的翅膀一样展翅翱翔。 誉重朝端知有子:赞誉他的地位和声誉,知道他的儿子很有成就。 贫怜身后似无官:同情他晚年的贫困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师道侄赴太常奉礼的情景。全诗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旅途之快;后半部分则写了途中所见所思。 【答案】 译文:江浦的风帆拂过翠微,官途一日千里,日去如飞。容台白天安静花明,玉门春深柳染衣。随朝定知车北上,思念亲人莫忘雁南归。青云旧友应相问,为说烟蓑老钓矶。注释:江浦:即金陵。翠微:青翠微茫,指山峰。玉禁:皇帝居住的地方。“思亲”两句,以景衬情,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和马伯庸学士送史正翁赴嘉兴幕官》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元代诗人贡奎创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季时节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诗句原文: 春日思家切,那堪送客归。 自怜舟似系,却羡羽能飞。 麦陇青鸠闹,花洲紫鳜肥。 登临多暇日,应报讼门稀。 2. 诗句注释: - 春日思家切: 春天的天气让人更加怀念家乡。 - 那堪送客归: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过河西务":经过河西务(今河南滑县)。河西务是宋代的一个大镇,位于黄河以北。范仲淹在任上时,经常巡视此地。 "两年衣袂扑京尘":这两年,我的衣袂上沾满了京城的尘土。这句话描绘了他忙碌的工作状态。 "出郭青山照眼新":走出城外,眼前是一片青山,显得格外清新。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食禄无功酬圣主,弃官归隐奉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