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赏析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具体诗句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远山重叠限空明,淡拂生绡绝点尘。”意思是:远方的群山层层叠叠,在天空中显得格外高远明亮;微风轻拂着湖面,水波荡漾,仿佛给湖面蒙上一层薄纱,使得湖面上的水波也像没有一样。 “半舸夕阳喧酒客,一楼寒色倚诗人。”意思是:一只小舟在夕阳里晃动
和山村见寄诗韵二首 不成一事鬓先皤,朋友偲偲喜琢磨。 千里音书归雁少,满城风雨落花多。 迸阶新笋微过竹,脱茧春蚕欲变蛾。 惆怅少陵身老大,壮心激越醉时歌。 注释:鬓发已经花白,形容人到了晚年,没有成就的事情,年岁已老,头发也变白了。偲偲(sī sī):勤勉的样子,形容朋友之间互相勉励,共同切磋。杜甫的《秋兴八首》中有“搔首踟蹰思不得,几回青琐对金阙”句。“杜甫身老大”,用典自杜甫
翠叠洪蒙色,云凝淡沲春。 高寒不可到,应有采芝人。 【注释】 翠:青绿色 叠:堆叠 洪蒙:深广貌 云凝:如云般凝聚 淡沲:淡薄的云气 高寒:高峻、寒冷 到:到达 采芝人:指传说中善于采摘灵芝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画卷作为载体,通过对画中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画面。首句“翠叠洪蒙色”,用翠绿来描绘山峰,用“叠”和“洪蒙”来形容山的颜色,形象生动。次句“云凝淡沲春”
浙江晚眺 昔年吴越事并吞,留得青山只断魂。 落日正明渔浦渡,归鸦遥点范家村。 云分雨脚回沙溆,帆趁潮头出海门。 欲问凄凉千古意,鸱夷何处有儿孙。 注释: 1. 昔年吴越事并吞:指的是历史上吴国和越国的争斗,最终被秦国所吞并。 2. 留得青山只断魂:意思是虽然吴越两国被秦国兼并了,但留下的青山依旧让人感到悲伤,仿佛是断魂一般。 3. 落日正明渔浦渡:夕阳正好的时候,渔船在渔浦渡口停泊。 4.
注释: 幽芳:芳香的花卉。泣露质:指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露水。好鸟:喜欢鸣叫的鸟。饮春声:指鸟儿在春天里欢快鸣叫。尽向东风里:全部沐浴在春风之中。悲欢各有情:指各种事物都有各自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两句以芳香的花卉和喜欢鸣叫的鸟儿为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后两句以“尽向东风里”和“悲欢各有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万物的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
贵公子 麝沈灰暖瑞烟轻,十二阑干转画屏。 翠袖闲调鹦鹉语,牙牌分榜牡丹名。 半垂帘幕因春冷,未放笙歌为宿酲。 飐飐流苏风不定,隔墙时送卖花声。 注释: 麝香熏炉里的烟轻轻飘散,十二个阑干转动画屏。 翠袖悠闲地拨动着鹦鹉的羽毛,牙牌上分别记录着牡丹的名字。 半垂帘幕因为春天的寒冷,没有放出笙歌来驱赶困顿。 风轻轻地摇曳着流苏,不知道隔墙时是否传来卖花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语言和情感等,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歌逐句进行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1. 瑶琴三叠此心间,目送飞鸿信手弹。 译文:瑶琴声起
山居写兴 人事喧喧任弈棋,青山数亩是归期。分将药草锄云种,买得松杉趁雨移。老去故人多入梦,愁来闲事总成诗。芒鞋布袜身犹健,十里莎堤信杖藜。 注释:人事喧嚣纷扰,任由下棋消磨时光,青山数亩便是我的归途。我要把药草锄掉种上松柏,趁着下雨的时候把它们搬到山上来。年纪大了,老朋友们经常在梦中出现,忧愁来临,琐碎的事情都会变成诗歌。虽然身体尚健,但仍然穿着布鞋和旧袜子,沿着十里长的莎堤散步时拄着拐杖。赏析
【注释】 初春:春天开始的时候。又:再次。武林城:即杭州,位于钱塘江边。静里看春各有情:在寂静中观看春天的美景各有各的神情。怕说利名:指害怕谈论名利。多昼睡:常常在白天睡觉。爱寻山水每闲行:喜欢到山野去游玩。傍人:旁人。冷笑:讥笑。营巢燕:筑巢的燕子。求友翻怜出谷莺:寻找朋友反而怜惜从谷中飞出的黄莺。求友翻怜:指寻找朋友时反而怜惜。出谷莺:从山谷飞出的黄莺。翠微深处:青山绿水之间。 赏析:
越上感怀 穿越时光,感受古人情感 1. 越中琴书往事 - 曾负琴书到越中 - 别来三十五秋风 2. 江山岁月变迁 - 江山有待容回雁 - 岁月无情类转蓬 3. 历史遗迹沉思 - 禹穴荒烟寒木老 - 鉴湖旧水野田空 4. 人去物非感慨 - 骑鲸人去知何在 - 拟向沙边问钓翁 5. 赏析与启示 - 越上感怀诗篇 - 人生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