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以下是对《拟常建题破山寺》的逐句解析: 1. 古寺破山色:描述的是破山寺古朴的外貌,“破”字可能暗示着寺庙历经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2. 入门松竹阴:描绘了进入寺庙后周围环境的清幽,松树和竹子环绕,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3. 雨花传祖意:这里用“雨花”象征佛法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 4. 坐石契禅心:通过坐在石头上沉思,诗人似乎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净化。
越中言怀 分甘茅屋老苍苔,不是明时弃不才。 避社燕归杨柳合,趁虚人散鹭鸶来。 半江落日明渔浦,两岸回潮掠钓台。 吴越争雄俱一梦,年年杜若满汀开。 译文: 在越中茅屋中品尝着甘甜的茶水,岁月已经让茅屋显得陈旧而满是青苔。我不是那种在当今时代被忽视的才能的人。 燕子避开了社日的祭祀,回到了杨柳树丛中,鹭鸶趁着空当飞走了,只有我独自留下。 江面一半映照着落日的光芒,渔浦的风光明媚;两岸的潮汐涌动
无事 无事每日不出户,满院松竹森交加。 昼眠厌听啄木鸟,早凉喜见牵牛花。 一真自可了生死,万事不必论等差。 谁能屑屑管迎送,客来且试山中茶。 译文: 无事 每天没有事情就不出来家门,院子里的松树和竹子交错生长。 昼眠厌听啄木鸟,早凉喜见牵牛花。 一真自可了生死,万事不必论等差。 谁能屑屑管迎送,客来且试山中茶。 注释: 无事: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森交加:交错、茂密。 厌听:厌烦听。 啄木鸟
【注释】 野步:野外漫步。野色画难染:野色的景色,很难用笔墨描绘。杖藜(zhùlí)春水边:拄着藜杖在春天的河边散步。新烟榆木火:新烟从榆树上升起,如同燃烧的火焰。迟日杏花天: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天空一片明丽。村酒倾壶浊:村庄里的酒,浑浊不堪。溪鱼入脍(kuài)鲜:溪水中的鱼儿,可以做成美味的鱼肉。人生行处乐:人生在世,到处都有快乐的地方。莫负杖头钱:不要辜负了手中的钱。 【赏析】
【注释】 1.西湖晚思:写诗人在西湖的傍晚时,对过往之事的感慨。 2.日落湖水黑:太阳落山后,湖面反射出黑色的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湖水”即指西湖水;“日落”指太阳下山。) 3.众山生远尘: 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尘埃所覆盖(“生远尘”形容远处的山被夕阳染成一片黑色,仿佛是远方的灰尘)。 4.船回载酒客, 楼倚独吟人:船回来了,船上载满了酒,有一群喝酒的人
冬至即事 结屋傍湖水,对门三四峰。 心灰无复暖,鬓雪近来浓。 孤雁雨中过,短书灯下封。 平生故人意,衰老不相从。 译文: 在湖畔搭建小窝,面对门前有三四个小山丘。 心情沮丧不再温暖,白发越来越密。 孤独的雁群在雨中飞过时,书信被灯光照亮后封印。 我与老朋友的感情已经淡漠,年老体衰无法再追随他们。 注释: 1. 结屋傍湖水 - 在湖水旁建房居住。 2. 对门三四峰 - 门前有三四座山峰相对。
【赏析】 此为怀古之作。诗人夜宿湖楼,面对湖景和夜空,触景生情,想起当年在灵隐寺的旧游。 诗从湖楼夜景写起,“孤楼侵树小”,点出湖楼之孤寂、幽静,是夜晚景色的一个总领句。“老雁入云迷”则具体写出了月明之夜,大雁南飞的景象。两句一实一虚。前一句写楼外景物,后一句写楼内情怀。 “月暗水光白”一句,由楼外的夜景,写到楼内的清光。月光虽暗,但湖面上水波荡漾,倒映着皎洁的月光,显得分外清澈明亮
注释 1. 旅夜:旅途之夜,表达了诗人在外地过夜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2. 自惭身世拙:感到自己生来平凡,没有什么成就,内心感到惭愧。 3. 客里更关情:因为在外做客(指游子),而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4. 月树回凉影:夜晚月光下,树影摇曳,带来凉意。 5. 秋声叠夜砧:秋季的虫鸣声与夜晚捣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6. 道能忘畏垒:通过修行或学习,可以忘记恐惧和忧虑。 7.
【注释】 次筠轩诗韵:即《和次筠轩》诗韵,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 列万竹:排列着万株竹子。 惬此冲澹襟:使心胸豁达、闲适而恬淡。 乃知心迹远:才知道人的心灵志趣是多么遥远。 不在山林深:不在深深的山林之中。 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客人离去,动了秋天的影子;白鹤归来,分去了傍晚的阴暗。 至乐:最美好的音乐。这里指最好的乐曲。寓言外,任鼓昭文琴:在美妙的音乐中,任凭鼓瑟演奏出昭示天下的美名。
【注】①南州:指江南一带。②赋役:古代向老百姓征收的劳役和赋税。③“负郭”句:负,依傍;郭,外城。 万里南州客,离家又一年。——万里:形容距离远。南州:泛指南方地区。离家:指离开家乡。又一年:两年时间。 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春回:春天回来,即大地回暖。苜蓿地:即草莽之地。鹧鸪:鸟名,这里用作人名。 趁日裁乌帽,寻人卖马鞯。——趁:趁着、趁着。乌帽:黑色帽子。寻人:寻找熟人或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