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韶
暮泊兰陵郡,朝过绿野庄。 飞花渡江阔,垂柳荫门长。 扫地春阴合,梳头荷气凉。 几时重著屐,来此话沧浪。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我傍晚停泊在兰陵郡,清晨又经过宋氏绿野庄。 花瓣飘洒渡过宽阔的江面,垂柳掩映着长门。 打扫庭院迎接春天的阴晴,梳妆时荷花香气沁人心脾。 何时再次踏上木屐,到这地方聊以自娱? 赏析: 《题宋氏绿野庄》是元代郯韶的作品之一,描绘了诗人在兰陵郡和绿野庄之间的所见所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定诗句,再结合具体内容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 “分韵得春字”是第一句。“分韵”指按照韵脚来分配韵部,即押韵;“春”指春天。这一句点明了作诗的时间、地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高堂落新筑,式燕娱嘉宾。”诗人以“高堂”代指宴席之地,说明宴会在高台上举行
诗句翻译:姑苏台上的台榭已经破败不堪,江山景色与往昔已大不相同。 1. 诗人简介:郯韶,字九成,湖州吴兴人,元代诗人,曾官漕府掾。他以慷慨有气节著称,顺帝至正中曾任试漕府掾,后隐居不问世事。 2. 诗词原文: 台榭已芜没,江山非昔游。 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 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 望中衰柳色,知是旧长洲。 3. 诗句翻译: - 台榭已芜没:昔日的台榭现在已经破旧不堪,无人再使用。 -
【诗句解读】 首句“青山阖闾墓”,指的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即夫差)的墓地。阖闾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儿子夫差后来被勾践所杀,其墓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第二句“荒草起秋风”,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荒凉景象,秋风吹过,草木随风摇曳。 第三句“古隧苍精化”,指的是古代隧道内的石碑上刻有苍劲有力的文字,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第四句“阴房玉雁空”,指的是阴暗的房屋内没有玉器和雁鸟,暗示着世事无常
【注释】 病:生病。秋水指深秋的水面。拂衣尘土间:意即在灰尘中拂衣,表示自己不拘小节。戴星:顶着星光而出。月黑:指月光昏暗之时,骑马还:夜行回城。旌:古代军队指挥用的旗帜,这里借指军旗。黄龙塞:古地名,这里泛指边关。羽书:古代传递军情文书的使者骑快马送信,故称羽书,青海湾:指大海。征人:出征在外的人。万里:一作“千山”。鬓毛斑:形容风霜满面。 【赏析】
【注释】濑:急流。 归路:归家之路。 偶逢:偶然相遇。 为话:与……谈话,此处指与僧谈禅。 明发:天快亮时。 遥相忆:远远地互相思念。 赏析: 这首诗写春日送别友人归家的情景,写得情真意切。诗一开头,就以“春船”点题,并从船上望到江上的景色,接着便转入对友人的临别赠言,这是全诗的枢纽。诗人在舟中送别朋友,望着江水急流和溅起的水花,想到友人归途上石子撞击激起的浪花声,不禁感慨万端,于是借景抒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九龙起幽壑,百谷走春雷。 —— 九条龙从深幽的山谷中飞腾而起,山谷间回荡着如同春雷般的声音。 2. 峡坼苍厓断,天倾白浪回。 —— 峡谷中的岩石裂开,露出了苍老的山崖,天空倾倒而下的白浪翻涌而来,与江水相汇。 3. 朝行神禹穴,暮过楚王台。 —— 早晨行走在神禹的洞穴之中,夜晚则经过楚王的陵墓前。 4.
```scss 登姑苏台刘从事索赋二首 送客古台下,系马古台阴。日落黄尘起,马嘶青草深。 古人俱白骨,遗像空黄金。抚事已千载,徒伤千载心。 【注释】 - 送客古台下:在古老的城墙下送别客人。 - 系马古台阴:在古老城墙的阴影下拴住马匹。 - 黄尘起:黄沙飞扬起来。 - 青草深:青草生长得很深远。 - 俱白骨:全都变成了白骨。 - 遗像空黄金:遗留下的画像只是金银制成的。 - 徒伤千载心
旭日三危际,春烟五色开。 注释:太阳从三危山顶升起,春天的烟雾在四处弥漫。 赏析:描绘了早晨的美景,旭日东升,春烟袅袅。 谁知大瀛海,似是小蓬莱。 注释:谁能知道大海的辽阔,这又像是蓬莱仙岛。 赏析:诗人用“蓬莱”这一仙境来比喻眼前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灵鹤传书去,神鱼听瑟来。 注释:仙鹤飞去传递信息,神仙的鱼听到琴声前来。 赏析:这里的“灵鹤”和“神鱼”都是仙境中的生灵
【注释】 谷口:地名,在今湖北公安县。大星稀:指北斗七星。苍茫:广阔无边。草惊知鹿过:指草丛被惊动,知道有动物经过。潭响觉龙归:指潭水声中,感觉到龙游回。楚舞:指楚地歌舞。相狎(xiá):相互亲近。商歌:指楚国的歌声。揽衣:整理衣服,准备起舞。壮心:豪情壮志。应有待:应该有等待的人或事。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诗人自江陵赴长安途中经当阳县,登临谷口,望古怀人,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