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颐
注释及赏析 第一联:山色吴门少,行人爱此游。 - 山色吴门:描绘了山的色彩和地理位置,吴门通常指苏州的城门或地区。这里的“少”可能意味着色彩较少、不那么鲜艳。 - 行人爱此游: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可能是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或者文化遗迹吸引了他们。 第二联:天高云阁晚,石裂剑池秋。 - 天高云阁晚:描述了天空高远而云层低垂的景象,可能是傍晚时分。 - 石裂剑池秋
潭上 落叶寒潭上,秋风钓艇闲。 片云移晚渡,孤浪兀晴山。 败栅寒芜拥,高枫夕照还。 一鸥飞起处,烟霭暮溪湾。 注释:潭:指小潭。寒潭:寒冷的潭水。钓艇:钓鱼的小舟。片云:一片浮云。晚渡:傍晚的渡口。兀:孤独的样子。败栅:废弃不用的栅栏,形容荒凉。寒芜:冷清的草丛。高枫:挺拔、高大的枫树。夕照:夕阳照射。烟霭:雾气笼罩。暮溪湾:傍晚时分的溪边小湾。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
【注释】 龙岫:指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南窗:南方的窗户。书怀:写诗寄托怀抱。茅堂:茅草盖的屋子。幽兴:深远的兴致。迟回:徘徊。带雨:边下雨边吹笛子。昏笛:傍晚时吹的笛声。和灯:点着灯火。看落梅:看梅花凋零。三月:指农历三月。春风:温暖的春风。近:快要到。客鬓二毛催:指游子之发早白。二毛:头发花白。暝:黄昏。堆:堆积。 【赏析】 《龙岫南窗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解析: 1. 首句“夜馆寒相对,篝灯语不眠。” - 关键词: 夜馆、寒相对、篝灯 - 注释: 这是描述在夜晚的书房或书斋中,与朋友或家人相聚的情景。"篝灯"指的是用布或纸做的灯罩点燃火把,用来照明,"语"即交谈。"寒相对"表达了环境寒冷,两人相对而坐的孤独感。 2. 第二句“夕烟生水郭,风柳泊沙船。” - 关键词: 夕烟、生水郭、风柳、泊沙船 - 注释: 描述了傍晚时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时,首先通读全句,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及写作背景,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山池早秋”中“山池”指山里的池塘;“荷叶倾香露”,是说荷叶上凝聚着水珠,在晨露的滋润下散发出阵阵清香。“山池见早秋”中的“见”应为“觉”,意为感觉到、觉察到。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的池塘里,荷花在晨露的滋润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石凉幽蟹过,枝脆雨蝉休”一句中
注释: 山行与伯弜同赋野庙:在山中行走,与伯弜一同赋诗描绘野庙。 芳草没荒基,终年掩画扉:芳草淹没了荒废的基石,一直掩映着画门(即门上的画像)。 酒台乾旧滴,香殿入斜晖:酒台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干涸,香殿随着太阳西移而散发出香气。 神树枝枝曲,山魈个个归:神树的枝叶弯曲,山里的妖怪一个个回到山林。 春来歌鼓动,野老荐春薇:春天到来时,人们唱起欢快的歌曲,野老向人们推荐春天的野菜——薇。 赏析:
【注释】 嵇康,三国魏诗人,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游于竹林之下,常相纵酒酣歌,被司马昭所害。嵇康的《咏怀诗》八十余首为后人传诵,其风格清峻脱俗。 “萧散”:指嵇康的性格高洁、不拘小节。 “难教缚宦情”:难以约束世俗的仕途之情。 “识高”:指嵇康的才智过人。 “浑脱略”:指他豁达大度、超脱世俗。 “意广”:指他的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沈婴”:即沉沦,这里指仕途失志。 “老面烟霞古”
汀涨 泽国迷春涨,芳洲生绿波。 译文:春天的涨水淹没了整个泽国,芳洲上也生长着绿色的波浪。 注释:泽国:指湖泊、沼泽等水域众多的地区。春涨:指春天的涨潮。 赏析:诗的前两句通过“迷”和“生”两个动词来表现春天涨水时的壮观场景,用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水乡春图。后两句则转入写具体的环境,以“风”、“燕”、“鹅”等元素勾勒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1. 防风王庙:相传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所。万国方尊禹:意指天下万国都尊崇大禹。 2. 防风殒殿趋:指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封为诸侯,而他的后裔后代却因为不肖而遭贬黜。 3. 应怜舞干戚:意即应该感到可惜,因为他们没有像祖辈那样英勇。干戚是古代武器,舞干戚意指勇猛作战。 4. 独不碍唐虞:意即他们虽然被贬谪,但仍然没有被遗忘。唐虞是古代的两个圣明君主,这里代指他们的祖先。 5. 祭豆侵田鼠
【注释】 秋日与知言学士:秋天里与知音学士一起。知音,指知音学士。 水落小山浮:水退,小山露出水面,像在浮动。 山人上下游:指山人在下游漂游。 月崖烟桂晚:月亮映照着山崖的烟雾中的桂花,黄昏时分。 风浦石兰秋:风吹过江边石头上的兰草,秋天的气息。 食芰(jì)渔溪宿:吃着菱角,在溪边住宿。芰,即菱。 烹葵野馆留:烹煮葵菜,在野外馆舍留连。 肩吾相对坐:肩吾和知音学士相对而坐。肩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