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吴门少,行人爱此游。
天高云阁晚,石裂剑池秋。
虎去空陵变,僧栖古塔幽。
上方曾眺远,落日驻扁舟。

注释及赏析

第一联:山色吴门少,行人爱此游。

  • 山色吴门:描绘了山的色彩和地理位置,吴门通常指苏州的城门或地区。这里的“少”可能意味着色彩较少、不那么鲜艳。
  • 行人爱此游: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可能是因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或者文化遗迹吸引了他们。

第二联:天高云阁晚,石裂剑池秋。

  • 天高云阁晚:描述了天空高远而云层低垂的景象,可能是傍晚时分。
  • 石裂剑池秋:这里的“石裂”形容剑池周围的岩石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破碎不平,而“秋”则强调季节感。

第三联:虎去空陵变,僧栖古塔幽。

  • 虎去空陵变:可能是指老虎已经离开,使得原本有些荒凉的陵墓变得不再那么荒凉了。
  • 僧栖古塔幽:描述了僧侣们居住的古塔周围环境宁静而神秘,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第四联:上方曾眺远,落日驻扁舟。

  • 上方曾眺远:这里可能指的是站在高处可以眺望远方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感觉。
  • 落日驻扁舟:在落日的映衬下,诗人停下了他的船,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这里的“驻扁舟”可能意味着诗人选择在此处停留,欣赏日落的美丽景色。

译文

山色虽少,但吴门之景引人喜爱;夕阳西下时,剑池石壁上的裂痕更加清晰。

昔日虎丘之上,曾有虎啸之声;如今,石碑已断,只留下古塔与僧人相伴。

曾经从高处眺望远方,落日余晖中,我停下了小船享受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门山色的描述,引出对虎丘这一历史遗址的情感寄托。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天空的云彩、岩石的裂纹、以及日落时分的景观,诗人抒发了对过往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