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维,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数峰相对夕阴遮,新占书堂旧竹斜。 - “数峰”指的是若干山峰,“相对”形容它们并排而立。这里的“夕阳”可能暗喻着作者在傍晚时分来到此地,感受到的宁静与美丽。“遮”字表现了夕阳余晖的柔和与遮蔽。“新占书堂旧竹斜”描述了一个场景:虽然书堂(即文人雅室)是新占据的,但其周围的竹树却是旧有的
【注释】 萧散:闲适,洒脱。田庐:田园茅舍。瓶盂:盛酒器、食物的盘子等。桃源:传说中晋朝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即桃花源。僧无:即无僧。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一位在田庐中隐居的朋友的。首联“闻君萧散在田庐,想见琴书足自娱”的意思是说听说你悠闲地生活在田庐之中,想来你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琴书,享受生活的乐趣。第二句“欲挈瓶盂就茅屋,桃源图上有僧无”的意思是说我想带着瓶子和碗盘到你的田庐中来
【注释】 洛浦:即“洛水”,洛河支流,发源于河南巩县,流往西南经洛阳、渑池等地,至山西晋阳入汾河。洛水两岸多有名胜古迹,是诗人常游之地。佩解时:指佩带的玉佩被解下时。荆台:指荆州(治在今湖北江陵),故址在长江中游北岸。峡云迟:形容归去时三峡间云雾缭绕,使人望而却步,归期难定。湘:湖南。绿罗:即湘罗,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湘罗带,即用湘罗制成的腰带。无心叠:形容佩戴湘罗带有心无意,无心而自然。无心
【解析】 1. “观小鱼”是全诗的主旨,也是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2. 第一句“藻间相失复相寻”,是说小鱼在水草丛中时隐时现,忽远忽近。第二句“水面争浮力未禁”,是写鱼儿们相互争夺着水面上的生存空间和自由活动的权利,没有谁能够禁止。第三句“隔岸木兰船欲去”,写木兰船上的女子即将离去。第四句“浪花摇动一时沈”,写浪花摇动,一时间,木兰船沉没。 3. 本题属于赏析题型,考生可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
秋晚 拒霜花落碧潭秋,懒向山巅水际游。 自看夕阳乌臼树,白云红叶乱溪流。 注释: 拒霜花:即木芙蓉,一种秋天开放的花卉,花色艳丽。 碧潭:清澈的池塘。 懒向山巅水际游:懒得去山的最高处和水的边沿游玩。 乌臼树:一种常绿小乔木。 赏析: 《秋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以“拒霜花”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首句写拒霜花开得如火如荼,美丽夺目
【注释】 子规:即杜鹃,又名催归、杜宇。暮春时啼鸣最悲切,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故亦称“催人不如归”。 永安潭:在今湖南长沙湘江西岸。 废寺:指潭州(治所在长沙)的东门城楼。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于永元二年(75年)春天到潭州任刺史期间所作。此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第三句写景,末句是说钟声送走了一天。全篇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情韵。 首句写景,起得突兀。子规啼在乱山中,废寺春深暮阁重
【注释】 看梅杂兴 其二:在观赏梅花之余,顺便写了一些诗。 挂头方帽与乌纱,兄自看梅弟煮茶。 挂头方帽:即乌纱帽,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官帽。 兄自看梅弟煮茶:兄弟二人各自欣赏梅花和煮茶。兄自看梅:哥哥自己欣赏梅花。弟煮茶:弟弟烧水烹茶。 闲问水边行乐去,向阳浑有几株花。 闲问:闲暇时询问。行乐:游春。 向阳:向着阳光。浑:全。几株:多少。 【赏析】
【注】震父:诗人自称。 王谢:指东晋时期,琅邪王司马氏、陈郡谢安等家族的豪华生活和风流才情。 清游:悠闲自得的游乐活动。 带越僧:携带从南方来的僧人。越:古国名,今浙江一带。 身闲:指自己退隐后,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落落:形容人高洁孤傲。 吟诗读道经:吟咏诗文,诵读佛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在《东城闲游》中的作品。他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退隐后的闲适生活
【注释】 果熟:即“果熟时节”,指收获的时期。 方池曲沼动林花:方池,圆形的水塘;曲沼,弯曲的小池塘。林花,指树木上盛开的花。 竹院僧闲日又斜:竹院,指种竹子的院子;僧闲,指僧人清闲无事;日又斜,天色将晚。 西崦果园方晚熟:西崦(yǎn),西南的山;果园,种植果树的地方;方晚熟,正逢晚收之时。 一双乌臼打乌鸦:两只乌鸦在打斗。 【赏析】 《果熟》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青松古院一株梅,寒殿无人花自开。 日暮老僧清梵罢,夜深偷照月华来。 注释:在古老的庭院中,有一株青松旁的梅花开放着。在寒冷的殿堂里,没有人的时候花自然开放。太阳落山后,僧人停止念经,月亮悄悄升起。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画面。首句“青松古院一株梅”以青松和古院为背景,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次句“寒殿无人花自开”,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孤傲与超然。第三句“日暮老僧清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