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善夫夙有耽奇癖”:顾善夫从小就有对奇异事物的爱好。 - 注释:耽,喜爱;奇,奇异;癖,特别的爱好。 - 赏析:这句话表明顾善夫对收藏稀有物品有着难以抑制的兴趣和偏好。 2. “珍秘何须羡贾胡”:珍品之宝无需羡慕商人的财富。 - 注释:珍,珍贵;秘,秘密;贾,商人;胡,古代对西域人的称呼。 - 赏析:顾善夫不羡慕那些商人的财富,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他所珍视的物品
《刘松年春山仙隐图》是元代诗人邓文原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下面将逐句对诗歌进行解析: - 第一句:“绿柳疏花绕舍栽,长松灌木覆亭台。” - 注释:绿柳和疏花环绕着房屋栽种。长青的树木和灌木覆盖了亭台。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绿柳和疏花为这个场景增添了春天的气息,而长松和灌木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既保护了这个小院
【注释】: 1. 题耕云征士东轩读易图次韵三首:这是一首和耕云征士读《易》图诗的第二首。耕云:作者的朋友。征士:古时候对有学问而又隐居不仕的人的尊称。 2. 棐几:木制的矮桌。清疏:清静。无俗物:没有世俗的东西。 3. 图书:指读书。杂沓:杂乱。有仙言:有神仙般的言语,即富有哲理。 4. 晚来:傍晚以后。静倚:静静地靠在。南轩:书房。 5. 始识:开始懂得了。山林道味:山林中的生活情趣。
【注释】 悠然:悠闲的样子。结屋:建房。对:面对,遥望。南山:终南山。好鸟忘机:指鸟儿忘了捕食的工具(网)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往还:往来。昨夜:昨天。天风:天上的风气。月下:月光下。黄金散布一林班:指满树都是金色的树叶。班:同“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轩读《易》图时所作。首句写东轩的位置和环境。次句承上文写东轩之景,以结屋、对山起兴,点出主人高洁脱俗的品格
【诗句释义】 陆探微层峦曲坞图:陆探微是南朝宋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层峦曲坞是指曲折连绵的山丘,画面上用墨色渲染成层次分明的山峰,再以淡墨勾勒出曲折的山势。图中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勾吴山水素称奇,个里神工已得之:勾吴是古代地名,这里指江南地区。勾吴地区的山水景色非常美丽,被誉为天下第一。作者在绘画过程中运用了精湛的技艺,成功地将勾吴山水的美景展现在画卷中。 山翠却从林外出
注释: 衡门寂寂有儒风:衡门,指孔子曾居之室,因孔子名丘,字仲尼,故称其居所为“衡门”。这里指耕云徵士的住所。儒风,儒家的风范。 相对高人笑语同:相对,互相面对。高人,这里指耕云徵士。笑语同,互相谈笑,共同享受。 何必隔篱沽取醉:沽取醉,买酒自饮。 新诗初就竹炉红:就,完成、创作。竹炉,用竹制作的火炉。红,指烧红了的火,喻指读书时灯火通明。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的诗
【注释】溶溶:水波荡漾的样子。春水:春天的江水。龙:指龙舟,古代以木为船,刻成龙形,装饰以彩绘,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画鼓:画有龙形的鼓。兰桡:饰有兰草纹饰的船桨。愠喜:愤怒。人生万事弈棋中:比喻世事如棋局。 译文:春水轻轻荡漾,龙舟在湖面上欢快地游弋。画着龙的船篷,雕有龙纹的船桨,在江面上飞快地划行。 赏析:诗人在这幅画里看到的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他看到了一群龙舟在水中嬉戏
【注释】 郑虔:唐代诗人,字巨源。荥阳(今河南荥阳):在河南省。画:指绘画。秋峦横霭图:即“秋山横翠图”。 【赏析】 此为《题画二首》组诗的第二首。郑虔的《秋山横翠图》,以浓淡墨色描绘了秋天山景。画面上,秋山横亘于云雾之中,苍茫而空蒙,山间树木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好像碧云间隐隐约约的树林。郑虔胸中有江山,他应该能够识别画中的一斑。郑虔胸襟开阔,胸中自有丘壑,所以才能将自然景物表现得如此生动传神。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普福讲寺住持无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过程。 首句“净土谈玄屡款扉”,表达了无公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净土宗是一种强调内心清净、远离污染的佛教流派,无公通过多次拜访寺庙的门扉(象征其求知和修行的决心),表明他对佛教理论的不断追求。 第二句“平生我亦悟毗尼”,指的是无公对自己修行的理解,即在一生中领悟到毗尼(梵语中的“律”)
题圆觉天台教寺 大圆觉境清凉地,要阐毗卢贝藏开。 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 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 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 注释: - 大圆觉境:指佛的大觉境界,即佛的觉悟境界。 - 清净地:佛教用语,意指修行者所居住或活动的清静之地。 - 要阐:需要阐释、解释。 - 毗卢贝藏:梵语“毗卢遮那”的简称,为佛教名词,意为光明遍照,象征佛陀如来应世之身,即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