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蕴常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诗歌的常用表达技巧及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同时,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以及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然后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赏析。 (1) “江村风急苇花飞”,江村即乡村,此处指诗人所居之处。风急,是说江上吹来的风很大;苇花飞,是说芦苇花随风飘飞的样子。两句描写了江村的景致
【注解】 1.“别苏养直”:即《寄苏子美》。苏子美,名养直,字子美。作者的朋友。 2.愁边更着秋:意思是说,在离别的时候,又逢到秋天,使人更加愁苦。 3.雁断西风急:指大雁南归,飞越西边的山冈时,突然断了队形。 4.天寒古寺幽:指天气寒冷,寺庙显得更加幽静。 5.两乡无百里:意思是两地相隔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愁绪,因为这次分别又是在秋季
【解析】 “游天台赤城山”:游览天台山的赤城山。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拄藜:指用拐杖扶持。便觉:立刻觉得。晴岚:晴朗的山岚。翠扫:形容山峰被绿树覆盖。这两句的意思是:拄着拐杖扶持着我走过桥东面,立刻觉得晴朗的山岚被绿竹覆盖得空空荡荡。 “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紫府: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玉简:这里泛指仙书仙卷。丹崖:丹红色的山崖。这两句的意思是
知止亭晚望寄清大师 柳绕平湖绿映堤,栏干人静夕阳迟。 归鸦欲尽千林暝,白鸟飞来一段奇。 注释: 1. 柳绕平湖绿映堤,栏干人静夕阳迟:柳树环绕着平静的湖面,绿色的影子映照着堤岸,栏杆上人迹罕至,夕阳渐渐迟慢下来。 2. 归鸦欲尽千林暝,白鸟飞来一段奇:归巢的乌鸦已经快要全部落下,整个树林都陷入了黑暗之中,突然一只白色的鸟儿飞翔而来,给这幽暗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奇趣。 3. 短发缘愁分壮志
【赏析】 《登虎丘即事》是唐代诗人高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写诗人登虎丘时所见的景色。九月凭栏,风力已觉凛冽寒气逼人,鬓边的白发更增添了几分愁绪。颔联写诗人在虎丘上眺望远方的景象。太阳落山时,远山、树木、河流和天空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暮色,一片空寂。颈联写诗人登虎丘时的感慨。夕阳西下,看尽了烟生树梢,野水东流而无情地将天边的天空冲得四空。尾联写诗人在虎丘上的所思。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虎丘时所作
注释: 过了梨花春亦归,小窗新绿正相宜。 白头更作西州梦,细雨青灯话别离。 过了梨花春归去,窗户前的新绿色正好映衬出来。 头发已经斑白,更加思念西州(指故乡)的梦境,在雨中,点着油灯,与妻子谈论离别。 赏析: 这首诗以梨花、新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梨花、新绿等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此外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对全诗的意境进行概括,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1) 细水围棋石,纤纤手自移:水流在棋盘上缓缓移动,仿佛是有人在用丝线穿引着棋子,细细地移动着。纤纤:形容手指纤细柔嫩。 (2) 几年离雁荡,万里到天池;“几”和“万里”都是虚指,表示时间之长、路途之远。 (3) 浮玉春风后,小姑烟雨时;浮玉春风吹过后水面泛起微微的涟漪,而烟雨迷蒙中小姑的倩影更显娇美。 (4)
注释: 1. 目断山河恨莫裁:看着远方的山河,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痛苦。 2. 折芳犹记小徘徊:回忆起曾经折下花朵时的犹豫和徘徊。 3. 细看叶底春风面:仔细观察叶子下面的部分,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过的感觉。 4. 疑自幽篁影下来:怀疑这些影子是从周围的竹林中飘来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看到兰花后的内心感受。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他也看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九月凭栏已怯风,鬓霜留我客愁中。 夕阳看尽烟生树,野水无情天四空。
过了梨花春亦归,小窗新绿正相宜。 白头更作西州梦,细雨青灯话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