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守珣
【注释】 颂古: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九首,题为《行行重行行》。 四十:指《古诗十九首》共一百首。 无孔铁槌:比喻人没有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诗。诗中通过“残羹馊饭”“换手搥胸”等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人身奴役制度。 全诗以“无孔铁锤”为喻,说明人民被锁在牢笼里无法自拔,只有用“无绳自缚”的形象语言来表达。
注释:向婆子借裙子拜佛,只问佛的名号是“汝惠超”。万古石头城下的河水,终归大海,成为波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人们对于佛的虔诚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借婆裙子拜婆朝”这一形象的动作,展现了人们对于佛的尊敬和信仰。而“万古石头城下水,终归大海作波涛”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看法。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泥水未分红菡萏,雨馀先透碧波香。 泥水:泥巴和水。泥巴和水混合后,荷花尚未开放时,就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千般意路终难会,一著归根便厮当。 千般意路:指很多条途径、方法、思路。厮当:同“妥贴”,合适。这里指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雨后绽放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荷花为喻,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观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 —— 注释与赏析 在宋代释守珣的《颂古四十首 其十七》中,我们读到这样一句诗:“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这句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每个字词,并结合注释、译文和赏析展开深入讨论。 1. 诗句解读: - “安国安家”:意指通过和平方式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不在兵”:强调非武力手段的重要性。 - “鲁连一箭”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踏得故乡田地稳,本来面目露堂堂。 人只在,不曾亡。 率陀天上非人世,须知别有好商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红轮决定沉西去: - “红轮”通常指代太阳,这里可能隐喻时间的流逝或者某种终结。“沉西去”表示某种重要事物的离去或消逝。整句可以理解为某个重要的、即将消失的事物在日落时分被确定地带走。 2. 未委魂灵往那方: -
在宋代释守珣的《颂古四十首 其二十四》中,诗句“连天野火了无涯,起处犹来辨作家”通过描绘一幅辽阔无垠的野火图景,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一解读: 1. 连天野火了无涯:此句以“连天野火”开篇,营造出一种无边无际、浩渺壮阔的景象。诗人用“了无涯”来表达野火蔓延至天际,似乎没有尽头。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同时也传达了火灾的猛烈和灾难的严重性。 2.
【注释】: 1. 张公末醉李公扶:指李白醉酒时,有人扶他。 2. 从此嘉声满道途:从此,他的好名声遍布了道路。 3. 却被金刚开口笑:却遭到金刚(比喻恶人或敌人)的嘲笑。 4. 谁能爱你护身符:谁敢用你的保护符来保护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颂古四十二首》的第二十七首。全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李白醉酒后被众人所赞颂的情景。然而,在众人的赞美中,也不乏对李白的调侃和讽刺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颂古四十首 其三十 无寒暑处洞山语,多少禅人迷处所。 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 译文: 在没有寒暑的地方,洞山和尚的话语中,许多禅人都迷失了方向。 寒冷的时候,就像火一样地享受温暖,一辈子都不用躲避寒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颂古四十首 其三十”。这是一首赞美洞山和尚的诗歌。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洞山和尚的话语给禅人们带来的迷惑
翻译: 谁曾说天和地是同根生长,争论就像逻辑一样清晰。 庭院中绽放的花朵都是我之物,满天星辰与风月如何论争? 可笑南泉大师仍然执着于言论,还来通过言语认识他人。 可怜陆亘大夫,对面被埋没家传珍宝。 注释: 1. 孰云天地与同根:谁说天地是同一根源的呢?这表示天地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相似性。 2. 事角争如理见亲:争论如同逻辑推理一般清晰可见。这表达了通过理性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事情的本质。 3
【注释】 见成公案便相当 ,秤则称兮斗则量。 非较非年三十棒,至今平步也翱翔。 “见成公案”:看到现成的法律条文。相当于:与现有的法律条文相符合。“秤则称兮斗则量”:比喻执法公正,量刑恰当。“非较”:不是比较的意思。“年三十棒”:指三十岁时受到的惩罚。“平步”:比喻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翱翔”: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颂扬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的执法官员。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