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
【注释】 寒天:指冬天。仍远去:依然远去。离寺(jùn):离开寺院。雪霏霏(fēi fēi):雪花飘落的样子。重到:再次来到。生涯:佛家语,谓修行成佛的历程。不暂归:没有暂时回去。坐禅:打坐参禅。山店暝(míng):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时,住进山中客店。补衲(nà)夜灯微:补缀破布,点亮一盏微弱的灯火。巡礼:巡视寺庙。是稀(shī):难得。 【赏析】 此诗首联写送别的情景
送陆判官防秋 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 算程淮邑远,起帐夕阳曛。 瀑浪行时漱,边笳语次闻。 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 注释与赏析: - 第一句:“匹马无穷地”表达了送别之情的深远和无尽的思念。这里的“匹马”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孤独和不舍。 - 第二句:“三年逐大军”反映了陆判官与大军同行的经历和时间跨度之长。这句诗通过“逐大军”展现了陆判官在军中服役的时间和经历的艰辛。 - 第三句
【注释】 1. 春居:春天居住在山中。 2. 无俗喧:没有世俗喧闹的干扰。 3. 时立涧前村:不时站在山涧前的小村庄旁。 4. 路远少来客:山路遥远,很少有人来访。 5. 山深多过猿:山势险峻,猿猴很多。 6. 带岩松色老:带有岩石色彩的松树枝条颜色已经变老。 7. 临水杏花繁:临近水面的杏花繁茂。 8. 文流:指诗人的朋友,文中以“文”字作为代称。 9. 何人更可言
乱云迷远寺,入路认青松。 乱云:形容天色昏暗,云雾茫茫。 迷:遮蔽。 远寺:远处的古寺。 入路:进入小路上。 认青松:指在迷茫中辨认出苍翠的古松。 鸟道缘巢影,僧鞋印雪踪。 鸟道:指山间小路。 缘:沿着。 巢影:小鸟筑巢时留下的影子。 僧鞋:僧人所穿的布鞋。 印雪踪:脚印留在雪地上的痕迹。 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 草烟:草木的烟雾。 野烧:野外的篝火。 溪雾:溪水中弥漫的雾气。 隔霜钟
这首诗的原文是:旅情 黄叶下阶频,徐徐起病身。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 别业去千里,旧乡空四邻。 孤舟寻几度,又识岳阳人。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第一句: 黄叶铺满了台阶,我频繁地感受到身体的不适。 - 黄叶:秋天的象征,代表季节的变迁。 - 下阶频:指频繁地走下台阶,可能因为身体不适需要走动。 - 徐徐:慢慢,缓慢地。 - 起病身:生病的身体。 第二句: 在深秋时节,萤火虫的光已经耗尽了
缑氏韦明府厅,出自周贺之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唐诗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周贺,唐代诗人,字文昌,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2. 诗句原文: 贵邑清风满,谁同上宰心。杉松出郭外,雨电下嵩阴。度雁方离垒,来僧始别岑。西池月才迥,会接一宵吟。 3. 译文注释
【诗句释义】 1. 西峰残日落:指的是夕阳西坠,天边余晖渐渐消失。 2. 谁见寂寥心:是谁能够感受到我的孤单和寂寞呢?"寂寥"指孤寂、空荡,"心"指内心。 3. 孤枕客眠久:客人在孤枕上辗转难眠,度过漫长的夜晚。“孤枕”是指独自的枕头,"客"是客人,"眠久"表示睡眠的时间很久。 4. 两廊僧话深:在走廊两旁,僧侣们交谈得非常深入。"两廊"是指两侧的走廊,"僧话"是指僧侣之间的对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秋思》。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首联“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杨柳依依,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然而这宁静的景象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这里的“秋思”既指秋天带来的愁绪,也暗指对家乡的思念。诗人在楚地耕种,但秋天到来时,他的心情却如同收割后的田地一样空旷。 颔联“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山水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其隐逸之情,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一从云水住,曾不下西岑。”“一从”,自从。从,自从、自从。云水:指隐居的生活。“曾不下”,即“未尝下”。“西岑”,山名,在今安徽泾县。 【答案】 译文:自从我居住在这云水之间,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山丘。秋日的落木上栖息着一只孤猿,秋日的庭中雾气浓深。清冽的山泉滋润井脉,蟋蟀声声传出墙阴
【注释】 竹庭瓶水新:竹庭的瓶里的水清澈见底。 深称北窗人:深深地称赞你。 讲罢看黄叶,诗成寻旧邻:讲课完毕,看到树上黄叶飘落,诗作已经写成,便去寻觅老朋友。 锡阴迷坐石,池影露斋身:锡杖的影子在石头上投下,池中的倒影在斋房中显露出来。 苦作南行约,劳生始问津:辛苦地约定着南行之事,才想起自己还没有找到渡河的方法。 【赏析】 全诗写送别友人,情意深厚而婉转。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