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注释和标题进行分析。“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中,月亮已经快要落山了,春天还没有到来。“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的意思是雪通达于庐山之梦,树环绕着茅屋,身在草堂之中。“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的意思是泽上雁群随着寒露而来,江边渔船携带着远方的柴火。“何年自此去
【注】: 1. 辞僧下水栅:辞别僧人后,下船经过水栅。 2. 因梦岳钟声:由于做梦梦见了南岳的钟声。 3. 远路独归寺:因为路途遥远,所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4. 几时重到城: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城里。 5. 风高寒叶落:风大,寒冷,树叶凋落。 6. 雨绝夜堂清:雨停了,夜晚的厅堂变得清新。 7. 自说深居后:自己说自从住在那里之后。 8. 邻州亦不行:邻州也不去。 【解析】
【注释】野寺:指远离都市的寺庙。灵山:佛教用语,指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这里借指修行之地。披衲:僧衣。老来:年老了。病后:因病卧床。乞食:讨饭。嫌:讨厌。寻溪:找水喝。爱路平:喜欢平坦的路。多年:多年以前。柏岩:指僧人名。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晚年在柏岩寺居住的情景。首句说,我到这个僻静的小寺里,就不想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参禅念经。次句说,我在灵山(这里指灵隐寺)里参禅习定,走遍了全山。第三
送朱庆馀 注释: 野客行无定,全家在浦东。—— 野客:指诗人自己,没有固定的住处,到处流浪。浦东:今上海黄浦区,古称吴淞江之东。 寄眠僧阁静,赠别橐金空。—— 寄眠:寄居;宿夜。僧阁:僧人的寺庙或寺院。橐:装有钱的袋子,此指钱袋。 旧里千山隔,归舟百计同。—— 旧里:故乡。 相约老吴中。—— 药资:医药的费用。分:缘分、机缘。老吴中:吴县(苏州)以东
寄宁海李明府 山县风光异,公门水石清。 一官居外府,几载别东京。 故疾梅天发,新诗雪夜成。 家贫思减选,时静忆归耕。 【注释】: ①山阳县: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属徐州府,汉时置,治所在今山东滕县。 ②公门:指官府大门、衙门。 ③“一官”三句:意思是自己虽然身居高官,但心里思念故乡,思念家乡的亲人。 ④“故疾”二句:意思是因为久病未能痊愈,所以梅花开放时便感到春天已经来临了。 ⑤“新诗”句
投江州张郎中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炼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注释: - 要地无闲日:意味着在重要的地方没有空闲的日子。 - 仍容冒谒频:仍然允许我频繁地去拜访。 - 借山年涉闰:借用山林度过农历的闰月。 - 寝郡月逾旬
【注释】 忍禅师:即忍和尚。庐岳:指安徽省的黄山。白头僧去扫禅扃:白头发的老僧人要去打扫佛堂的门栓。庵:佛寺中的小屋,多用于居住和供佛像。 龛灯度雪补残衲(kān dēng guò xuě bǔ cán nà):在佛像前点着灯以供人礼拜。补残衲:修补破烂的袈裟。 山日上轩看旧经:在山上的亭子上观赏过去的佛教经典。轩:亭子。经:指佛经。 泉水带冰寒溜涩(qín shèn lǐ jì má)
诗句:别酒已酣春漏前,他人扶上北归船。 译文: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仿佛在春天的更漏声中。别人扶我上了小船,缓缓驶向北方。 注释:别酒——指离别之时的美酒,已酣——指美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春漏——古代计时器具,漏壶由刻箭组成,箭上涂有水银,水银受热膨胀后流入下方容器,通过计算水银的流失量可以知道时间的流逝,这里用来表示时间,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浔阳与孙郎中宴回——指的是宴会地点和主人。
【注释】 宿李主簿:留宿在李主簿家中。李主簿,官名,即县令之友或幕友的别称。亭新月入:新月从亭子上照进来。亭子四周有树木。倚:凭倚,倚靠在……上。入:照入。城墙四面锁山多:城四角高耸的城墙把山环绕。锁:围绕。“四面”指四个方向。西风袅鹊窠:西风拂动,使树枝上的巢中喜鹊的窝儿微微颤动。袅:摇动。鹊窠:喜鹊筑成的鸟巢。 【译文】 只有一棵树靠亭子,新月正照进亭子来,城墙四面围绕着许多山峰
【注释】: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过僧竹院,是诗人的故居。“一生爱竹”即表明诗人与竹子的缘分深厚。“自未有”指从不曾得到过。“每到此房归不能”,言诗人每次来到这个房间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高僧留宿是指高僧在此地过夜。“话禅后”是说在谈经说法之后。“寂寞雨堂空夜灯”,指雨天,夜晚,竹堂空旷无一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述其爱竹之深及因爱竹而不能归家之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