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禧
临风长忆听涛吟,携铗重来感慨深。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听到涛声时所引发的深切感受,仿佛回到了过去。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带着宝剑重访此地,感慨万千。 白首如新交自古,丹砂欲就老偏侵。 这句诗表示,尽管岁月已逝,但与友人的友谊却依旧如新。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似乎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显得珍贵。 猎微阁上传佳句,宿影亭前话夙心。 诗人在此地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并在宿影亭前与友人共同回忆过去的事情
【注释】 蓼庵(liǎo'an)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曲径通禅室:曲折的小径通往禅房,指修行悟道之地。 藜床:用草编织的低矮床。古代僧人常坐此等低矮床,以表示俭朴清苦。 玄心:佛家用语,意指佛性或佛的智慧。 高论:高超的见解或言论。 皇初:指帝王时代。 雨过苔退淡:春雨过后,苔藓退去颜色变淡。比喻世事变迁无常。 窗虚梅影疏:窗外的梅花影儿稀疏了。 年年愁作客:每年都是愁云满面,客居他乡。作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其意境、情感、手法、语言特点等,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意气深投倾盖时”:意气相投,彼此十分投机的时期。这里用典表达对友人深厚的友情。“惜君才大爱君痴”:你才华出众,而我又如此痴迷于你,真是遗憾啊
【注释】苎村:地名,在今湖南。石桥底:指石拱桥下。“欸乃”:船夫唱的歌。“买犊”:古时以耕牛作为聘礼。 【译文】 湖南几曲弯弯的石桥下,细雨蒙蒙笼罩着碧绿的溪流。 渔夫的歌声此起彼伏,参差的桑树映入眼帘让人迷路。 花田里香气四溢泥泞未干,柳圃深处烟雾缭绕黄莺乱飞。 此地千年来多有买牛娶妻之事,可如今耕男又怨恨征讨的战鼓。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细腻而清新
诗句释义 1 客湖上:描述诗人身处湖边,可能是在游览或作诗时偶然遇到。 2. 对酒拂吴钩:这里的“吴钩”指的是古代吴地出产的弯刀,常用于战斗。诗人手持吴钩,似乎在享受与美酒相伴的时光。 3. 光随湖水流:可能是指吴钩的光泽随着湖水流动而变得柔和或消散。 4. 碧寻堤上草:这里的“碧”和“寻”都是形容词,修饰“堤上草”。堤上草可能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呈现出一片鲜绿色彩。 5. 红落竹边楼
【注释】: 1. 九日吴山:即《九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的“吴山”。 2. 第一峰头:指吴山顶。 3. 振衣直上莫踌躇:振衣直上,指登上山峰。莫踌躇,不要徘徊犹豫,要勇敢前进。 4. 丹梯苔冷仙人迹:丹梯,指石阶。苔冷,指苔藓长在石阶上。仙人迹,指仙人留下的遗迹。 5. 祇树云深帝子居:祇树,指只树寺。帝子,皇帝的儿子。 6. 图画天然看不厌:图画,指山水画。天然,指景色自然。看不厌
【注释】 徐稚:即徐孺子,东汉隐士。 竹影斜:指竹林的倒影斜斜地映在地面上。 浮华:虚妄不实之物。 笛声远落幽人泪:笛声悠扬,仿佛是远方的游子在悲伤流泪。 月色清宜孺子家:月亮清澈明亮,如同孺子(即徐孺子)家的景致。 世事尽劳五斗米,我来常醉一园花:世间的纷扰琐事都像五斗米那样微不足道,而我常常陶醉于园中的花朵。 元亮风流自足夸:元亮(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饮谭子钦斋 取次梅花放,樽前白雪楼。 人非分洛蜀,才岂逊曹刘。 姜桂存馀辣,芝兰忆旧游。 文章千古事,未许卧南州。 注释: - 取次梅花放:在梅树下随意地放置,形容心情轻松自在。 - 樽前白雪楼:指在酒席上欣赏雪景,楼阁被白雪覆盖的景象。 - 人非分洛蜀:意为不是出自于洛阳和西蜀(即魏晋时期著名的两个地方)的名门望族。 - 才岂逊曹刘:意谓才能绝不逊色于曹操和刘备。曹、刘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
洪善庆兴祖偕访升上人即景次韵 地僻僧栖隐,茆庵曲径通。 云浮秋水白,霞夺蓼花红。 野鸟当窗下,疏烟入画中。 采菱人未散,归棹且从容。 【注释】 1.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尘嚣。 2. “僧栖隐”:僧人隐居在山林之中。 3. “茆庵”(máo'ān):简陋的茅草屋。 4. “曲径通”:弯曲的小路通向茅庵。 5. “云浮秋水白”:云雾飘渺如秋水上漂浮的白云。 6. “霞夺蓼花红”
注释: 帝廷咨牧拥金瓯,南顾应宽万里忧。 自是书屏多异绩,何劳仰屋叹无筹。 六桥垂柳萦苍佩,三竺飞花拂翠裘。 遥望云山千里隔,福星欣照□□楼。 赠行省任古 皇帝朝廷咨询牧民,南瞻应宽万里忧。 自是书籍屏风上有奇异的记录,何须抬头叹息没有计策。 六桥垂柳缠绕着青玉带子,三竺飞花拂过翠绿色的外衣。 远望云山相隔千里之遥,吉祥星照耀□□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行省任古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