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杨柳依依水拍堤,楼台相映碧云溪。南来剩有湖山兴,坐数行人到日西。 此诗由明朝诗人王渐逵所作,名为《题钟少参借湖亭四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亭子中欣赏美景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杨柳依依水拍堤:“杨柳依依”形容柳树婆娑摇曳的样子,给人以优美、柔和的感觉;“水拍堤”则描绘了水流拍打着堤岸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2. 楼台相映碧云溪
【注释】 阻风东湖:在杭州,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居。梁挥使:指诗人的好友梁肃,当时任江州刺史。鸱夷:古代一种皮制的袋子,此处借指吴王夫差。 【译文】 冥冥烟雾笼罩着水路,好像没有渡口一样,船夫们正敲鼓鸣角向薄雾中的晓云进发。我告诉吴王夫差不要惊慌,将军本来就是个懂得礼贤下士的人啊!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东湖阻船而作。首句“冥冥烟火欲无津”,描绘出一幅烟波茫茫、迷雾蒙蒙的景象
禹穴二首 青山遥识会稽名,应是君王翠辇经。 嬴政不知何事者,故驱儿女向沧溟。 注释:青山遥远的地方就能认出会稽的名字,应该是因为君王乘坐的翠辇经过那里。秦始皇不知道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驱使他的儿女走向大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与批评。通过对会稽山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和历史意义。然而,对于秦始皇的行为,诗人则持批评态度,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残忍,不仅伤害了百姓
注释:狂风吹动衣襟,我酒量已微薄,主人劝客再饮。隔着江面叫唤渔人,但看不见,只能目送苍茫的江水,自咏诗篇。 赏析:此为《宋史•文苑传》中记载的诗人陈师道与赵师秀在湖州相遇而作《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陈师道家贫,常以卖文为生。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湖州时所作。“狂风吹衣酒力微”是说,狂风吹得衣袂飘舞,酒意也渐渐消减,说明此时已经喝了不少。“主人劝客更深卮”,是说主人劝酒到了更深的时候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五湖孤月空山夜,云水茫茫际清野。 请君一访大泽中,恐有羊裘钓渔者。 注释: 五湖:指洞庭湖。孤月:月亮高挂。五湖孤月:形容月亮皎洁明亮。空山夜:寂静的山中夜晚。云水茫茫:云雾迷蒙。际:接触。清野:一片宁静。请君:请您。一访:一次拜访。大泽:大的湖泊。中:中间。恐:恐怕。羊裘:皮衣。钓渔者:钓鱼的人。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提到了“五湖”
玉山馆偶成 【注释】:广树:高耸的树木。瞰窗:俯瞰窗户。佳气:美好的气氛,这里指云雾缭绕的山景。寒光:寒冷的月光。窅(yǎo)窅:深邃幽暗的样子。烟风生:烟雾和微风交织在一起。短帘:指窗帘。疏雨:稀疏的雨点。客睡足:客人在雨中入睡,直到天明。密叶:密集的树叶。高枝:高大的树枝。看鸟鸣:观察鸟儿的啼叫。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玉山馆中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开头两句写山景
“南华十咏”是唐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虎伏猿啼接万峰,坛经犹在讲堂空。 当时正果应谁得,潭上深怜蜕骨龙。 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第一句:“虎伏猿啼接万峰”,描绘了一幅山峦连绵、虎啸猿啼的景象。这里的“虎伏”和“猿啼”分别指的是老虎潜伏和猿猴的叫声,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雄浑的自然之声。“接万峰”则形容这些山峰如同一条巨龙,连接着无数高山,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与威严
南华十咏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幽怀小静爱蒲团,睡仆归僧入定观。 - "幽怀"表示深深的思绪或者幽深的情感;"小静"则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爱蒲团"中的"蒲团"是指僧人坐禅时常用的垫子。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喜欢这种宁静的心境,就像坐在蒲团上一样。 2. 睡仆归僧入定观。 - "睡仆"指的是睡觉的人,这里指代的是作者自己;"归僧"是指回到寺庙的僧人
南华十咏 未夸水碓过佣力,却爱溪流适性真 米熟欠筛元自会,不知千载属何人 注释: - 这首诗赞美了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 - “未夸水碓过佣力”意在表达,无需夸耀水碓的劳动强度,勤劳的人已经胜过了那些只懂得用力气工作的人。 - “却爱溪流适性真”表明诗人更喜欢溪流的天然和纯真。 - “米熟欠筛元自会”意味着米煮熟后不需要额外筛选,因为自然的风干过程已经将杂质去除。 -
藏山细雨留人住,爱客高僧载酒随。 南华十咏:指宋代诗人苏轼所撰《南华真人传》,其中“南华真人”即南华先生。《南华真人传》共十篇,每篇一篇,分别记述了南华先生与弟子、朋友交往的轶事,故称“十咏”。 藏(zang)山:地名,今属浙江诸暨县。 细雨留人住:雨中登山赏景,留宿于山上的旅馆。 爱客:指喜欢结交宾客。 高僧:指隐居在山林中的和尚。 载酒随:携带美酒同行。 尽日:整天,从早到晚。 无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