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瑞应白乌诗 其二 仁鸟呈祥特赐观,玉阶抃舞集千官。 霜毫一色逾瑶鹤,玉羽双明掩素鸾。 五夜崇光生绛阙,清晨喜气溢朝端。 吾皇福寿同天地,仰祝鸿图万世安。 注释: 1. 仁鸟:指凤凰。 2. 呈祥:展示吉祥之意。 3. 玉阶:皇宫的台阶。这里指皇帝的殿堂。 4. 抃舞:跳舞。 5. 霜毫:白色的笔。 6. 逾:超过。 7. 瑶鹤:美丽的白色鹤。 8. 玉羽:形容羽毛洁白如玉。 9. 双明:明亮
【解析】 题干中“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然后结合具体诗文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的信息点,如本诗的写作背景(时间、地点)、作者、内容等。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圣母勤劳秉孝诚”、“龙舆稳导出金阙”、“田野耄倪均舞抃”、“山川草木总光荣”等。
【解析】 此诗首联写祥乌,次联写“白”乌之“瑞”,三联以“美”“艳”“丽”等形容词描绘“白”乌之美,尾联以“凤来仪”赞美“白”乌,最后总领全文。 【答案】 ①圣皇端拱致雍熙:皇帝端坐,天下太平。②远贡祥乌自海涯:远方进贡祥云般的白鸟来自海边。③素质晶荧疑缀雪:洁白如雪的羽毛晶莹发亮,好似缀着雪花。④奇姿净洁胜凝脂:它奇姿俊逸,洁白洁净,好像凝结了油脂。⑤藏辉雅称栖琼岛:其光彩含蓄典雅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第一句“天眷皇明膺宝祚,德隆圣母集繁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上天眷顾着皇明王朝,继承了国家的宝祚(即皇位),而德隆圣母(指武则天)聚集了丰富的吉祥。 接着看第二句“涂山启夏同前代,太姒兴周比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涂山(在今河南偃师县附近)开启了夏季,这和前朝的时期相同;太姒(即武王的妻子邑姜,也被称为太任)复兴了周朝,这和过去相比也是一样的。 然后是第三句“闺阃只今资善教
【注释】 朝朝:每日,天天。 禁苑:皇宫。 玉堂:指翰林院。草:指起草的奏章。 金殿:指皇帝的宫殿。 三王:指汉代的贾谊、晁错等三位贤才。 两汉前:指西汉的扬雄、董仲舒等人。 骊珠:比喻珍珠,这里指珍贵的文章。万斛:形容很多或极多。 华笺:精美的书信纸。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内容是作者对友人孙孟修的答书,赞扬友人的文章和才华,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之情。 首句“朝朝禁苑接群贤”
这首诗描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盛况。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天仗森森护翠华,从官如雨列簪花。” 译文:天空中旗帜飘飘,护卫着皇帝的御驾,从官们像雨点一样排列着。 注释:天仗,指皇家仪仗队。森森,形容队伍严整。翠华,古代皇帝出行时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从官,指跟随皇帝的官员。如雨,比喻众多。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皇家仪仗队整齐地守护在皇帝周围,而跟随皇帝的官员们则如同雨点般密集
诗句解析 1 “圣主无为致太平”:这句表达了皇帝(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从而带来了太平盛世。"无为"在此处意味着不进行过度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致太平"即达到天下大治的安定局面。 2. “九重欢赏洽舆情”:九重指的是帝王所居住的宫殿,这里指代皇帝。这里的“欢赏”是指皇帝欣赏和享受美景,而“洽舆情”则表示所有人都满意、高兴。 3. “东风大地春如海”:东风指的是春天的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此诗首联写圣母谒陵当令节,孝心一念格皇天;颔联写初看瑞雪清黄道,旋观甘霖布大田;颈联写此日园林钟王气,长时松柏蔼祥烟;尾联写銮舆岁岁来瞻拜,庆泽绵延及万年。 【答案】 (1)“圣母谒陵当令节”,圣母即皇帝的母亲,皇帝的母亲祭奠先祖,是表示皇帝的孝心。 (2)“孝心一念格皇天”:孝心一动,就感化了皇天。这里用“皇天”比喻皇帝。 (3)“初看瑞雪清黄道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孙孟修的答谢之作。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蓬莱紫殿压金鳌: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即蓬莱紫殿,这是一个充满仙气的地方,仿佛有金鳌(神话中的神兽)在这里镇压着。 2. 簪笔时常近节旄:簪笔指的是文人手中的笔,而节旄则是一种古代官员的仪仗。这句诗意味着诗人经常与这些官员一起出席各种场合,笔锋常常随着节旄的节奏舞动。 3. 红日迥浮仙掌动:红日指的是太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诗句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步骤如下:一是明确题干要求,二是把握诗句大意,三是对关键词进行注释或解说。然后结合注释、题目要求和重点字词作答。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早岁词华迈等流,名家知子独才优”,诗人在送别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