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注释】 玉堂分得一枝来:玉堂,翰林院的别称。分得一枝来,指得到一枝菊花。 坐对高秋亦快哉: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坐在高高的殿堂里观赏菊花也感到快乐啊(因为“快哉”在这里是感叹词,表示一种愉悦的心情)。 馀英绚日时堪把:余英,指落花。绚烂夺目,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残蕊凌风久更开:残花在秋风中依然开放,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祇讶生成资灌溉:衹是奇怪这些菊花天生就具有灌溉的功能。 翻怜秾郁胜栽培
柏台凛凛著清名,十载超迁荷宠荣。 风掣沧溟鹏运远,雨晴官道马蹄轻。 地空积卤烟光迥,海阔遥天蜃气清。 自昔煮盐关国计,深期出纳慎廉平。 注释:柏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凛凛:形容威武庄严的样子;清名:高洁的名声;风掣:风势强劲,掣动;沧溟:沧海;鹏运:大鹏展翅飞翔;官道:官场;地空:指海边;积卤:指海边聚集的盐;烟光:雾气;蜃气:指海市蜃楼;自昔:自古以来;煮盐:指食盐生产;国计:国家的财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先明确题干所给的“格式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首先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及注释;再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最后点明其作用即可。 “岁除时享太庙陪祀”,是说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 “庙门肃肃迓鸾舆”中的“迓”是迎接;“鸾舆”指皇帝的车驾;“肃肃”形容庄重。这一句写出了皇帝车驾到来时的庄重场面。
偶过胄监学正曾才鲁出黄精共食之因以奉东 见说黄精出远方,制来佳味喜初尝。 长镵斸处应逢雪,小瓮盛来尚带霜。 日曝已经三伏暑,蜜藏犹和百花香。 临风泚笔题佳句,还忆分来寄玉堂。 【注释】 1. 偶:偶尔。胄监学正:官名。唐玄宗时,置“太医署”,设博士、助教等职。开元以后,改称“医学”。后因称医学为“胄监”,其长官为“胄监令”。 2. 黄精(jiāng jīn):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供药用。 3.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赠周至善还庐陵”这一提示,理解全诗的意思。注意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清晓驱车出帝京:天刚亮就驾车离开京城。 (2) 一尊那及送归程:一杯酒怎么能比得上为回家的路程送行呢? (3) 分携不尽故人意:朋友间离别之情难以表达。 (4) 缱绻难胜手足情:难以承受手足之情,依恋不舍。 (5) 雪满匡庐山更好:雪覆盖着匡庐山更美。 (6)
【注释】 曾:曾经;禁垣:皇宫的围墙。 秀植:美丽的植株。 服食区区:服用、食用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赏析】 此诗为行俭作寿菊赋。前二句说菊花剪去枝叶后能长久地保存它的生机。“敷荣”二句赞美菊的色艳和香美,“幽香”、“艳彩”都是形容菊的美。末二句赞美菊的长寿。“持兹好”是说用菊来为父母祝寿,“服食区区”是说菊花虽美,但还不足以用来进奉父母。这是一首颂菊之作。 全诗以咏物为主,而寄寓了作者的感情
槐阴书屋为姚少师乃子赋 种来槐树碧森森,高覆茅斋十亩阴。 积翠满庭侵缥帙,清风入座濯鸣琴。 盍簪时有衣冠集,闭户不闻车马音。 壮志穷经知有待,沉潜须识古人心。 译文: 我种下的槐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覆盖着我的茅草屋子,四周是深深的庭院。庭院里满是绿色的树叶,它们侵占了那些被包裹在绿色中的书籍和卷轴,清凉的微风拂过我坐的地方,让我可以聆听到那悦耳的琴声。当我脱下帽子的时候
赠进士钱稽穑佥宪湖广 新除佥宪湖南去,行李匆匆发帝乡。 金阙九重分使节,绣衣五色带天香。 云霄揽辔回雕鹗,江汉观风动雪霜。 少日操持期远大,临分相送意偏长。 注释: 1. 新除佥宪湖南去,行李匆匆发帝乡:这是第一句诗,意思是新的职务刚刚被任命为湖南(即湖广)的佥宪,于是急忙收拾行李出发了。 2. 金阙九重分使节,绣衣五色带天香:这是第二句诗,意思是在皇宫的金门楼上,分发着使者的差事
【诗句释义】 1. 经年不见卢兵部,忽读铭文泪满颐。 - 经年:指经过很长的时间。 2. 事业巳为当世重,忠勤赖有圣明知。 - 巳:已经。 3. 浮云流水都如梦,南浦西山总是思。 4. 一剑未酬知己愿,忍歌楚些送孤儿。 5. 浮云流水都如梦:比喻世事如同梦幻一般,不可捉摸。 6. 南浦西山总是思:表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7. 一剑未酬知己愿:表达了诗人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8.
三月廿二日随驾出郊外即事三月的廿二日,皇帝随驾出行至郊外。偶遇美景,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赏析:此诗描述了作者在郊外游玩时的心情和所见所感。首句“三月廿二日”交代了时间;次句“出郊偶得并鞍骖”,表达了作者意外地遇见美景而感到欣喜若狂的心情。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却令回首忆江南”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