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诗句释义与译文: 敬思亭为司业贝公赋 翼翼新亭倚墓门,思亲不见每销魂。 寸心独抱终天痛,永慕难酬罔极恩。 陟降有时闻謦咳,荐羞犹想及生存。 松楸满目馀霜露,流泽绵绵裕后昆。 1. 翼翼新亭倚墓门 —— 描述敬思亭的坚固和位置靠近墓地门,强调其象征意义或纪念价值。 2. 思亲不见每销魂 —— 思念亲人时,因不能相见而感到极度痛苦。“销魂”是形容极度悲伤到几乎失去灵魂的状态。 3.
【注释】 白发萧萧老节推,金门谒告独言归。 十年报国心如铁,万里还家锦作衣。 路入闽山榕树暗,云生海峤荔枝肥。 京华相送多知己,别后无令信息稀。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林逋(967-1028),字君复,是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画家,以诗名世,精于书画,好植梅养鹤,隐遁不仕。他的诗多写山水、梅花、松竹等景物,意境优美。 首句“白发萧萧老节推”,意为我已是白发苍苍,但仍然坚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解析】 此诗的译文是:画鼓声声响动驿站楼,江边使客暂且停舟头。第一次接受朝廷诏令来天庭,直派皇华使者到海隅。漠漠云山春霭合,苍苍烟水夕阳收。长亭胜景今何似,归梦时应当留恋旧游。 【答案】 “画鼓传声动驿楼,江皋使客暂维舟。”描绘一幅热闹非凡的送别场面。“使客”,指出使之人;此处泛指远行的旅人。 “初承紫诏来天上,直遣皇华到海陬。”描绘一幅仙风道骨的出使场景。“紫诏”,皇帝之命或诏书;“皇华”
诗句: - 尚书爱山兼爱画,索我题诗意甚浓。一片白云晴雨外,两行树色有无中。 注释: - 尚书:指吕尚书,这里代指吕公叔。他既热爱山水,又酷爱绘画。 - 索我:索求、邀请。 - 诗意甚浓:诗意浓厚。 - 一片白云:描述天空中的一片白云飘荡在晴空之外。 - 两行树色:描写树木的绿色在远处若有若无。 译文: - 我被吕尚书的热情所感动,他索要我为他描绘山水之美,因此诗篇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诗句释义】 1. 双亲沦逝独何之,此日空余泪满颐。 译文:我的双亲已经离世了,我独自漂泊在外,此时此刻,我只能流着泪度过每一天。 注释:双亲指父母的双亲或父母。沦逝指去世。何之意为何处?这里指我漂泊在外。颐即面颊,形容泪水满面的样子。 赏析:《送别》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与这首诗中的思乡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故里松楸长在望
注释: 远游今识帝王州,暂住还闻买去舟。 早从北阙瞻麟凤,却望西江候斗牛。 圣世才华难自致,故家文献许相求。 底事匆匆不相见,诗成何以慰离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萧鹤年的。萧鹤年是唐代的文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后人称为“萧十郎”。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远游今识帝王州,暂住还闻买去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曾经远离家乡,在外游历
【注释】 怀昨:怀念过去。 论交:结为朋友。 雪盈颠:积雪填满了山头。比喻时间久远。 骅骝(huá liú):传说中的千里马名。此处代指骏马。 紫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高才的人。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借指朝廷。承恩:接受恩宠。知感:感激。 贰(è)阃(kǔn):辅佐君主的大臣。敷宣:广泛传播。 玉堂:古代帝王、宰相等高级官员的住所,这里泛指朝廷或官府。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鉴赏诗歌要从内容、手法和语言三方面分析。从内容上看,要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手法上来看,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来理解诗中的典故;从语言上看,要注意炼字、用典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豸角山房诗”,豸角山即豸山,位于今湖南湘阴县境内,这里指作者在湘阴县作官时的住所。首句写作者当年在豸山作官,与山中绿萝相伴。 颔联两句写豸山的景色。“池馆阴阴閟绿萝”
诗句释义与译文 官署相逢属暮春,一尊偶得话情亲。 - 官署相逢 - 在公署的相遇。 - 属暮春 - 指春季的晚期或春天即将结束时。 - 一尊偶得 - 偶然得到了一杯酒。 - 话情亲 - 谈论或分享情感。 昔年讲学期科第,此日传经领缙绅。 - 昔年讲学期科第 - 过去曾经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 此日传经 - 现在教授别人经典。 - 领缙绅 - 拥有官员的身份
注释: 鸣珂拥盖度函关,尽道春卿昼锦还。——鸣珂:指用马络头装饰的马;拥盖:指车盖;函关:古代山名,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春卿:吕尚书名,字元钧;昼锦还:指吕尚书荣归故里。 听履几年劳圣眷,称觞此日慰慈颜。——听履:犹言听履音。履音:旧时称皇帝的诏书为“御履”,故借指皇帝的诏书或诏命。称觞:举起酒杯;此日:指今日;慰:安慰;慈颜:慈祥的面容。 马头千里秦川路,鸟外三峰华岳山。——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