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甫
【诗句释义】 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 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 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 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 【译文】 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 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 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 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 【注释】 瓢庵:指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寺庙或佛堂。 书生:指读书人。 黄齑:黄色的腌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 诗句翻译: 1. “六十衰翁血打围”:意为六十岁的老人在深山中赤手空拳地与熊搏斗。 2. “深山赤手搏熊罴”:描述老人在深山中赤手空拳地与熊搏斗。 3. “子孙只解相鱼肉”:形容子孙只知道如何烹饪鱼肉,而不懂其他技能或知识。 4. “辛苦知他为阿谁”:表示辛苦付出却不知道是为了谁。 - 关键词注释: - 六十:指年龄,六十岁。 - 衰翁
马图同裕之赋 天马飞来不苦难,云屯万骑开元间。 太平有象韩生笔,曾见真龙如此闲。 注释 1. 天马:传说中的一种神马,象征着高贵和非凡的力量。 2. 不苦难:意指天马的飞翔非常自由、无拘无束。 3. 云屯万骑:形容军队数量众多,如同云层一般密集。 4. 开元间:唐玄宗年号(713—741),这里可能指的是开元年间的盛景或盛世。 5. 韩生笔:可能是指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其诗作多以豪放著称。
杂诗六首其六 道义富无敌,诗书贵不赀。浮生几两屐,狂乐一絇丝。豪侠非吾友,臞儒即我师。谁知茅屋底,元自有男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道义富无敌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正义的崇高追求,认为道德的光辉是无法比拟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的重要性,强调道德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物质利益,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至高无上境界。 2. 诗书贵不赀 此处诗人强调了文学和学问的价值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陶渊明诗二十首·其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偶得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簿书丛里先抽手,鼓笛场中少息肩。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 会须着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 注释: 偶得:偶然得到的机会或机会。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 包裹:穿着。青衫:古代的官服,也指文人雅士的服装。十年:指过去的十年。聪明:才智。不如前:比以前差。
【注释】: 辽鹤:指辽朝的白鹤。白鹤,又称仙鹤、苍鹤等,在中国文化中,常作为高洁、清雅的意象,如杜甫《孤雁》诗:“朔风江海夜,鸿雁不相过”中的“鸿雁”,就暗喻了孤寂、高洁的形象。归来万事空:指归隐后生活空虚,无所作为。人间:人世,人间社会。无地:没有地方可以容身或施展才能。著诗翁:写诗的人,即诗人。只留海岳楼中景:指只有海岳楼中的风景可以留存。海岳楼: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北,有“登封八景之一”
杂诗六首 其三 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 心源澄似水,鼻息细于丝。 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 神仙学道者,那许小儿知。 注释: - 丹凤翔金鼎: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常与凤凰一起出现,这里用来形容尊贵和祥瑞。金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这里的丹凤翔金鼎,可能是在形容一种高贵的地位或是某种神圣的仪式。 - 苍龙戏玉池: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通常与威严和力量联系在一起。玉池
谢安石 阿坚休道不英雄,儿辈俄成盖世功。 屐齿折时渠自省,至今人解笑桓冲。 注释: 谢安石:指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谢安。 阿坚休道不英雄,儿辈俄成盖世功:阿坚(这里指的是谢安的儿子谢石),不要说他不英雄,儿子们很快就取得了盖世之功。 屐齿折时渠自省:谢石在与苻坚对峙时,因为屐齿(木屐的前端)被折断而感到惭愧,从而反省自己的错误,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至今人解笑桓冲:直到现在人们还嘲笑桓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魏徵老翁真可怪》,全诗大意是:健儿摇着脚站在山东,李氏家族占据了太半空;贞观力排封建议,魏徵元只是田公。 注释:①健儿:指魏徵。②摇足据山东:指魏徵在朝堂上高扬正义之声。③李氏:指唐太宗李世民。④太半空:指李氏家族的势力占据一半天下。⑤贞观:唐太宗年号。⑥力排:极力排除。⑦封建议:封驳皇帝的诏令或意见。⑧魏徵元只是田公
老苏 宋季忧大瓠穿,权书更信苏家策 译文:宋朝末年,人们担忧大瓠被穿洞,敢于留下金币不输边。 注释:宋季 - 宋朝末年(指北宋灭亡后的南宋时期) 大瓠穿 - 古代传说中葫芦被穿了洞 权书 - 权宜之计 苏家-即苏轼和苏辙父子,苏家策 - 苏轼父子的谋略 译文:权宜之计更能信任苏家的计策,剩余青苗钱几倍花销。 注释:权宜之计 - 暂时采取的措施 青苗钱-一种农业贷款,用于购买种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