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七夕饮西楼 七夕高楼七秩翁,老年心迹少年同。 人间妙境形骸外,天上佳期笑语中。 酒尽玉壶明月堕,歌残金缕彩云空。 青春昨日花前醉,禁得梧桐一叶风。 注释: 1. 七夕: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庆祝。在这一天,牛郎织女会相会,是恋人们表达相思之情的日子。 2. 高楼:这里指西楼上的人或物,可能是诗人自己或他所思念的人。 3. 七秩翁:七十岁的老人。 4. 老年心迹:“老年”指的是人的晚年
【注释】 花朝:农历二月十五,古代以花朝为百花的生日。丰厓草堂:作者居所名。迟:晚。五柳宅:作者住宅名。笋蕨:竹笋、蕨菜,这里借指丰盛的菜肴。“自卖文章”即自卖才艺。剩酒赀:多余的酒资。塘水:池塘。旋添:很快。鱼亦喜:鱼儿也高兴。杏花将破:花瓣将要凋落。蝶先知:蝴蝶提前感知春天即将过去。江湖:指江湖之间,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岁时:年岁。田园:田园生活。琴奕壶觞:琴棋书画和饮酒作乐。 【译文】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释义: 九月降霜,寒草凋零,三秋落叶如雪纷飞,大雁南归。鬓角的白发如同可以绾住的年华一样,留住时光。春天的花事渐渐复苏,我的眼睛也因春光而逐渐明亮。 杜甫一生贫穷,常常被酒债所困;何逊却新官上任,春风带动了盛开的梅花
【注释】: 1. 登塔用杜韵是岁北虏寇边:登塔,即登上高台,以观察敌情。是岁,即这一年。北虏,指北方的敌人。寇边,侵犯边境。 2. 岩谷天清落木哀,曲槛凝睇首频回:岩谷,岩石和山谷。天清,天空晴朗。落木,落叶。哀,凄凉。曲槛(jiàn),曲折的栏杆。凝睇,凝视。首频回,频频回头。 3. 南州地坼群龙斗:南州,指南方的州郡。地坼,大地裂开。群龙斗,比喻众多的敌军在争斗。 4. 北塞秋高万马来:北塞
【注释】 云溪溪上杏花开,白发山翁手自栽。:在云溪溪边种植了一棵杏树。 香雪不融丹灶火,彩霞长护老君台:香气如雪,永不融化;彩霞常绕,永远保护着老君的道场。 月明有客吹箫坐,仙境无人问酒来。:在月光明亮的时候,有一位客人吹着箫坐着;仙境中没有其他人来访,没有人来喝酒。 我欲与师连夜醉,莫教风雨遍苍苔:我想要与这位师傅一起喝个痛快,不要让风吹雨打使地上长满青苔。 【赏析】
【注释】 立夏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夏至后第五天。 清和:天气晴朗温暖。 辰:时间,指时辰。 营门:军营的大门。 细柳:柳树的一种。柳条柔软细长。 芍药:一种花名。芍药花开时颜色鲜艳,香气浓郁。 含笑:微笑,含情脉脉地笑。 叶底:花萼之下的嫩芽。 荐新:向尊长献上新采的东西。 复有:又,再。 琴书:琴瑟和书籍。 延:招引。 白日:白昼,白天。 龙泉:宝剑名。 不忝:不敢愧对,表示自谦。
诗句原文: 村庄野人空白头,惯从宾客事寻幽。 东城月出不归去,西崦楼高堪散愁。 半夜钟声霜欲下,千峰玉气地俱浮。 雪堂词赋谁能续,赤壁矶前好泛舟。 注释解释: - 《西崦楼冬夜看月》是明朝时期朱朴创作的一首诗歌。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冬天的夜晚,独自登上西崦楼欣赏月亮的情景。 - “村庄野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为;“空白头”意味着诗人的生活和志向都未能实现。 -
燕颔将军气欲飞,鹖冠朝士谢轻肥。 新年共载新丰酒,旧雨来寻旧钓矶。 芹菜摘芳修午馔,柳花飞雪点春衣。 柴门野水清江曲,暂住扁舟待月归。 注释:燕颔,指燕颔虎须(下巴上长有像老虎一样的胡须)的相貌,这里指英俊威武的将军。谢,推辞。芹菜摘芳,形容菜香四溢。柳花飞雪,形容雪花飘舞的样子。柴门,指简陋的家门。清江,指的是长江。 赏析:这首诗是汤宾尹对友人的回应。诗人在新春佳节时
《元夕石门邀社饮因雨次韵》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寺前双井汲铜瓶,自煮茶杯与客倾。 剩取山林闲岁月,从教云物变阴晴。 烟笼火树春如梦,月隐星桥雨满城。 笑折梅花对觞咏,不须檀板按歌声。 注释: 1. 寺庙前面有两口井:指的是石门寺前的两个井。 2. 自己烧的茶水可以喝:说明诗人善于烹饪,能够自制好茶。 3. 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形容诗人生活得悠闲自在。 4.
《西湖宴集》 玉壶香醑送金齑,船在雷峰塔影西。 风定白波犹起縠,雨晴秋草不分蹊。 故宫山水馀金粉,当代词章富品题。 欲访林逋旧巢阁,月明应有鹤孤栖。 注释: 1. 玉壶香醑(xǔ):指美酒。 2. 金齑(jī):用金箔裹着的肉或鱼,即“金齑脍”,美味佳肴。 3.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因吴越王钱武肃王(钱弘俶)葬于此地而建。 4. 白波:指湖面荡漾的水波。 5. 金粉:这里泛指皇家的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