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注释】: 海上秋风吹客衣,清觞犹记送君时。——秋风中,诗人的思绪飞向远方,想起了两年前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两年为别音书杳,千里相逢鬓发稀。——两年的时间里,虽然彼此音信不通,但当两人重逢时,发现对方的鬓角都增添了白发。 春草路长嗟独往,冥鸿天阔羡高飞。——春天的草地无边无际,诗人独自行走在这条路上,感叹自己的孤单;而大雁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让人羡慕不已。 他时会合元无定,莫道分携是暂违
这是一首答谢东滨谢詹少府惠酒的诗。 第一句:“花鸟西园梦亦安”,意指在西园赏玩花鸟时,心情宁静愉悦,仿佛置身于梦中。 第二句:“一樽兼得助馀欢”,意指饮酒之余,更增添了许多欢乐。 第三句:“绝怜少府松花瓮”,意为对少府家的松花酒非常喜爱。 第四句:“尤称先生苜蓿盘”,意为这道苜蓿菜肴尤其符合先生的口味。 第五句:“秀句已酬青玉案”,意为已经用美好的诗句来酬谢了。 第六句:“朱颜何必紫金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中秋前一夕会饮西楼》。 第一句“月明何处宴良宵”,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月光明亮,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良宵”指的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而“月明”则是形容月亮明亮如洗,照亮了整个夜空。 第二句“佛国楼台倚泬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这里用“佛国”来形容天空的宁静和祥和,而“楼台”则是指地面上的建筑,它们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壮观
滨翁南园宴集 曾蹑金鳌海上回,袖中携得小蓬莱。 兰芳桂树各生意,月户云窗相向开。 鱼蹙浪花穿藻去,鸟衔春色过墙来。 玉壶未罄人皆醉,击节南山歌有台。 注释: 1. 曾蹑金鳌海上回:曾经踏步登上了金鳌山(传说中的仙山)的顶峰。 2. 袖中携得小蓬莱:指袖中藏着蓬莱仙境的小岛。 3. 兰芳桂树各生意:兰花与桂花各自散发出香气。 4. 月户云窗相向开:月亮的门和云雾的房间相互面对开放。 5.
答石门翁见寄寿词:与你交朋友是什么时候,恰算春风四纪前。 楚地的山石钵常常和你共食,棠陵的衣常穿在你身上。 情感不是水淡可以如此,道义属金多恐怕不会这样。 只有山间有好风和月,时常分给我不论多少钱。 注释: 与君交友是何年:与你交朋友是什么时候? 恰:恰好,正巧。 春风四纪前:春风正好的四年前。 楚石钵存常共食:楚地的山石钵经常和你一起享用。 棠陵衣在每更穿:棠陵的衣物常常穿在你身上。
青春犹记卜居年,回首溪山白发前。 吟与竹筇形共瘦,坐当书榻膝皆穿。 传心合祖陈无已,履道应师孟浩然。 歉岁持家卖文字,近来聊免税官钱。 注释: 用韵寄勾溪——用诗歌的形式寄托对勾溪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青春犹记卜居年,回首溪山白发前。 指诗人年轻时就曾在勾溪居住过,如今回想起来已经白发苍苍。 吟与竹筇形共瘦,坐当书榻膝皆穿。 形容自己经常在竹林中吟诗作歌,坐在书案旁,膝盖都磨损了。 传心合祖陈无己
徐春塘席上同陈勾溪陶简松分得车字 南州草堂千卷书,五侯门前百两车。 舞裙歌扇固为乐,行酒赋诗应自如。 落花时节已寒食,流水陂塘还祓除。 欲绘兰亭继陈迹,永和人物暮春初。 注释: 1. 南州草堂千卷书:南州指的是南方的州郡,草堂指书房或读书的地方,千卷书表示书籍很多。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场景,书房里堆满了书籍,数量之多让人难以想象。 2. 五侯门前百两车:五侯门通常指的是权贵之家的大门
注释: 八月十五日,石门聚会饮酒。 老桂树吹来的香气弥漫着满座,故人约定把杯畅饮。 潮水伴随着月光的满盈和波涛的声音壮阔,露水应和着秋天的高大树木和树叶的寒冷。 谁使岁月遮住了白发?我们依靠幽静的事情来报答清欢。 忽然想起当年鹓鸿侣们一起飞过五岭三江去各自施展自己的抱负,如今却各自在各地翱翔。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与友人石门聚饮时所作。 开头四句,写景抒情相结合。首句写石门之秋月夜景色
【诗句释义】 早夏日东滨携酒肴拉予辈过西皋草堂聚饮 夏天的早晨,我带着美酒和食物,邀请了你们一起穿过西皋的草堂聚集在一起。 西郭先生开草堂,南州高士载壶觞。 那位姓西的先生,在草堂中敞开大门迎接我们;而姓南的贤人,则带着酒壶来招待我们。 春回群木秀而野,乐任主人情未央。 春天回来后,树木茂盛,景色优美。主人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蚕月雨晴方播种,麦秋风起正条桑。 蚕月时,天气晴朗,适合播种
注释: 三月五日燕沈紫峡池亭 何处寻找正盛开的春花,紫微岩下小池台。 青山不负新年约,白发重添旧雨来。 三月暮寒催熟食,两峰春兴引深杯。 临流却忆兰亭事,便欲劖诗扫石苔。 赏析: 首联“三月五日燕沈紫峡池亭,何处寻找正盛开的春花,紫微岩下小池台。”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紫微岩下的池塘,春花盛开,美不胜收。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青山不负新年约,白发重添旧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