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蹑金鳌海上回,袖中携得小蓬莱。
兰芳桂树各生意,月户云窗相向开。
鱼蹙浪花穿藻去,鸟衔春色过墙来。
玉壶未罄人皆醉,击节南山歌有台。
滨翁南园宴集
曾蹑金鳌海上回,袖中携得小蓬莱。
兰芳桂树各生意,月户云窗相向开。
鱼蹙浪花穿藻去,鸟衔春色过墙来。
玉壶未罄人皆醉,击节南山歌有台。
注释:
- 曾蹑金鳌海上回:曾经踏步登上了金鳌山(传说中的仙山)的顶峰。
- 袖中携得小蓬莱:指袖中藏着蓬莱仙境的小岛。
- 兰芳桂树各生意:兰花与桂花各自散发出香气。
- 月户云窗相向开:月亮的门和云雾的房间相互面对开放。
- 鱼蹙浪花穿藻去:鱼儿在浪花中穿梭游动。
- 鸟衔春色过墙来:鸟儿衔带着春天的气息飞过墙壁。
- 玉壶未罄人皆醉:美酒尚未喝完人们就已醉倒。
- 击节南山歌有台:在山巅击节高歌,歌颂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宴会盛况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首联“曾蹑金鳌海上回,袖中携得小蓬莱”描绘了诗人曾经踏上金鳌山顶峰,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蓬莱仙境的景象。这里的“金鳌山”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山或名胜古迹,象征着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境界。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次联“兰芳桂树各生意,月户云窗相向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自然景观。兰花与桂花各自散发着芬芳,而明亮的月光透过云窗洒落进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为背景,烘托出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接下来的三联“鱼蹙浪花穿藻去,鸟衔春色过墙来”分别描写了宴会中的动态场景。鱼儿在浪花中穿梭游动,鸟儿则衔着春天的气息飞过墙壁,这些生动的形象为宴会增添了更多的活力。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宴会的欢乐氛围。
尾联“玉壶未罄人皆醉,击节南山歌有台”则是对整个宴会情景的总结和升华。虽然美酒还未喝完,但人们已经陶醉其中,纷纷击节歌唱,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时刻。这里的“击节南山歌有台”可能是在赞美南山之美以及人们在歌声中表达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中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欢快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