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谷天清落木哀,曲阑凝睇首频回。
南州地坼群龙斗,北塞秋高万马来。
舍利有灵藏宝地,丹梯无路上瑶台。
长歌未尽登临兴,欲挽沧溟入酒杯。

【注释】:

  1. 登塔用杜韵是岁北虏寇边:登塔,即登上高台,以观察敌情。是岁,即这一年。北虏,指北方的敌人。寇边,侵犯边境。
  2. 岩谷天清落木哀,曲槛凝睇首频回:岩谷,岩石和山谷。天清,天空晴朗。落木,落叶。哀,凄凉。曲槛(jiàn),曲折的栏杆。凝睇,凝视。首频回,频频回头。
  3. 南州地坼群龙斗:南州,指南方的州郡。地坼,大地裂开。群龙斗,比喻众多的敌军在争斗。
  4. 北塞秋高万马来:北塞,北方的边防。秋高,秋天高远。万马来,形容战马众多,如从天而下。
  5. 舍利有灵藏宝地,丹梯无路上瑶台:舍利,佛教用语,指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或舍利子,也指佛塔、佛像等。宝地,神圣的地方。丹梯,红色的梯子,这里指通往仙山的通道。
  6. 长歌未尽登临兴,欲挽沧溟入酒杯:长歌,长篇大论,这里指吟诵诗篇。沧溟,大海。这句意思是,吟诵的诗篇还未结束,我登上高处观赏的兴致正浓,真想把东海之水挽起,倒入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全诗以咏叹的口吻,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和战争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登塔用杜韵是岁北虏寇边南海水溢龙斗”,直接点题,表明这是一首咏叹边疆战事的诗。诗人以杜诗的韵脚为题,既显示了自己的学识,又表明了对杜甫的崇敬之情。
    颔联“岩谷天清落木哀,曲槛凝睇首频回”,描写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岩谷,指的是高高的山峰和幽深的山谷。天清,指天空湛蓝。落木哀,指落叶飘落的凄凉景象。曲槛,是指曲折的栏杆。凝睇,凝视。首频回,频频回头,形容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之情。
    颈联“南州地坼群龙斗,北塞秋高万马来”,描绘了南方的战事和北方的秋景。地坼,大地裂开,形容战事激烈。群龙斗,比喻众多的敌军在争斗。秋高,秋天高远,形容北方的天气寒冷。万马来,形容战马众多,如从天而下。
    尾联“舍利有灵藏宝地,丹梯无路上瑶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神仙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舍利,佛教用语,指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或舍利子,也指佛塔、佛像等。宝地,神圣的地方。丹梯,红色的梯子,这里指通往仙山的通道。
    最后一句“长歌未尽登临兴,欲挽沧溟入酒杯”,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长歌,长篇大论,这里指吟诵诗篇。沧溟,大海。这句意思是,吟诵的诗篇还未结束,我登上高处观赏的兴致正浓,真想把东海之水挽起,倒入酒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