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潜
注释: 千山万山春雨收,远村近村烟草稠。 田家牧儿朝放牛,稳骑牛背如乘舟。 溪南两牛俱引犊,食饱相依卧山麓。 溪北两牛不畏人,日暖沙头戏相触。 昔年县吏督租严作程,民日苦饥牛苦耕。 今年屡下诏书征税薄,民有馀闲牛自乐。 牧儿亦解知帝恩,拍手唱歌度林壑,歌声彻云云漠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牛图,展现了农民与牛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千山万山春雨收”,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注释】 岸芷:岸边的野草。 江篱:水边的篱笆。 芳姿:优美的体态,这里指兰的芬芳香气。 岁晏:年终。 猗猗:形容风吹动草木的样子。 棘树枝:荆棘丛生的枝条,这里比喻兰的遭遇。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兰虽生长在不美的岸芷之边、平凡的江篱之里,但自有其芬芳的品格,与香花不同。三四句写晓风吹来,兰的枝叶翩翩起舞,傍晚露水滋润着花朵更加娇艳奇绝。最后两句是诗人自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钟爱
注释: 旭日耀层汉,轻风吹碧漪。 旭日照耀着层层的山脉,微风轻轻吹过清澈的水面。 行程渺何许,征马焉可羁。 不知道行程将会延伸到哪里,征马怎能被束缚。 常时送归客,中怀亦凄其。 常常送别归来的客人,内心也感到凄凉。 况此骨肉亲,胡宁不伤悲。 更何况是骨肉至亲,怎么能不伤心哭泣。 强持一樽酒,为汝陈祝规。 勉强端起一杯酒,为你祝福并规划未来。 去去登泮学,冠裳肃威仪。 去吧去吧去
【题解】 这是一首写江行景色,表达诗人对归家之情的诗。 万雉危城压大江,疏钟几杵隔云撞。万雉,即指重城高耸,上接霄汉;危城,形容城楼险峻,形势高大,仿佛直插霄汉。大江,指长江。疏钟几杵,是说远处传来几杵稀疏的钟声,时断时续,好像在撞击着天边那缥缈的云朵,发出阵阵悠扬的音响。几杵,几支短小的木桩,用以敲钟。 扁舟无数归来晚,满载滩声过钓矼。扁舟,就是小船或轻快的小艇;钓矼,一种捕鱼用的竹制器物
这首诗描绘了宝幢山下的仙溪龙华寺的景色。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 - 释义:在宝幢山脚下,烟雾缭绕,霞光映照,古老的景象。古老的树木如同一条龙,仿佛要在空中飞翔。 - 赏析:诗人用“烟霞古”和“龙”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宝幢山的自然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受。 2. "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 - 释义:花香弥漫
山水图为兵部郎中王恕题 玉堂清署春风前,焚香看画皆神仙。画中风物得真意,峰峦隐约披云烟。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奔流一道破山来,散作涛声满江树。 远村微茫三两家,古渡无人横断槎。近村茅屋荫榆柳,门前沃土饶桑麻。 别有高亭向洲渚,斜日满帘水禽语。沧波浩浩欲吞天,蜃气昏昏欲成雨。 初疑匡庐山下落星湾,又似洞庭湖上之君山。琼宫贝阙倚霄汉,无乃蓬莱方丈非人间。 我生惯识山中乐,随意云楼与山阁
送编修黄仲昭赴湘潭知县 朝上金銮坡,暮陈忠悃词。 感兹恩宠蕃,报德安可迟。 圣明拟姚姒,直道讵可遗。 重念此湘民,连岁遭困饥。 遂令禁中士,去去苏癃疲。 天寒岁华晚,膏车向南驰。 凄风起遥汉,积雪明层陴。 去就奚足论,所贵心不移。 勖哉保终节,庶以慰我思。 逐句释义: 1. 朝上金銮坡,暮陈忠悃词。 在朝堂之上接受皇帝的褒奖和提拔,在晚上则向皇帝表达忠诚和诚挚的心意。 2. 感兹恩宠蕃
烟寺晚钟 禅宫锁寥阒,一鸟幽不鸣。 注释:禅宫寂静无声,只有一只鸟儿在深林中发出微弱的叫声。 赏析:此句描绘出禅宫的宁静与幽深,以及一只孤独的鸟儿在林中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烟凝暮山紫,万壑皆钟声。 注释:烟雾弥漫在暮色中的山峦上,紫色的雾气弥漫开来;山谷中回荡着悠长的钟声。 赏析:此句以景衬情,通过描绘山峦被紫色雾气笼罩的景象以及山谷中回荡的悠长钟声
【注释】 题文魁叔画兰图:题写我赞美兰的文章。 幽意识者寡(lào):深藏在幽谷的兰花很少。意:同“逸”,指深藏不露。 含香:含有香气。 荃蘅:一种草,也作“荃蕙”。 疏篁:稀疏的竹子。亦:也,代词。 素盟:白色的盟约。 君子:这里以君子自居,表示对兰的喜爱。 有成:即有所作为。 所履皆腥秽:所走过的地方都沾染了污泥浊水。履:行走。 颜色:这里指脸色。赪:红色的一种,这里指脸色因沾污而发红。
《棠梨白头》是明代张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愁。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 开到棠梨春事休:意思是“直到棠梨花开,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美丽。 - 红情绿意总堪愁: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情。红绿相间的色彩虽然美好,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忧愁。 - 双禽无计留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