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潜
注释: 月林清影 灏气涵蚤秋,月轮出东岭。 林下悄无人,行吟弄清影。 灏:广大的。 涵:包涵、包含。 蚤:早。 月轮:月亮。 东岭:指山的东面。 林下:树林中。 悄:寂静无声貌。 人:有声有色貌。 行吟:边走边唱。 弄清影:形容月色清澈明亮,自己的影子也显得清晰可见。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首句写景,描写了秋天的夜晚天空中的月气和月光;第二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在深秋之夜行走的情景;第三句写声音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赏析能力。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进行评价鉴赏,分析其艺术效果。赏析时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形象,分析其特点以及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碧山深处有儒珍,闭户看书甘自贫。”这两句诗写景,描写了王训导读书的情景,表现了王训导淡泊名利,志在高远的性格;“应诏起为天上客,拜官去作幕中宾”两句写王训导应诏起用为官,表现了王训导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品质。
注释:在露水下凋零的菊花,寒气中独自绽放。采摘之后,傍晚归去时,香气尚未消散。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菊花在霜雪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展现了菊花的孤傲与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韧不屈、高洁脱俗品质的赞美和敬意。同时,诗人还用“馀香未消歇”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香气持久,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感觉
诗句解释: 1. 西江佥宪好容仪,六月承恩下玉墀。 - 西江佥宪,指的是在西江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其容貌和仪表令人称赞。"六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间,"承恩下玉墀"形容他被皇帝恩宠提拔。 2. 绿树轻风分手处,碧梧凉雨到官时。 - "绿树轻风"和"碧梧凉雨"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绿色和碧绿色的树木代表着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轻风"和"凉雨"则传达了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感觉。 3. 看山多上滕王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读懂题目中的“送行人司正邵震使安南”一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要送的人是司正邵震,他出使安南,因此,诗中应写对邵震的祝愿。邵震此行的目的是要实现车书的统一,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要表达的是诗人对邵震此行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统一的殷切希望。最后一句“莫将薏苡载归囊”,薏苡是一种草药,传说它能够解百毒。这里用来比喻邵震。意思是说:你一定要带回国家的大义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哥哥士华的,诗中充满了对哥哥的思念和祝愿。 第一句“袅袅东风吹柳枝”,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温暖的东风吹过柳树,柳枝随风轻轻摇曳。这里的“袅袅”形容风的柔美,“东风吹柳枝”则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柳树的美丽。 第二句“宦情乡思两堪悲”,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仕途中的无奈。这里的“宦情”指的是官场上的烦恼,“乡思”则是指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注释】 天风:形容天气清爽。 蓬瀛: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山,这里泛指仙境。 十里湖光:形容西湖的景色美丽。 荷花香满舄(xi ):荷花的香气满到鞋上。 苔石翠沾缨:绿色的苔藓和石头上的绿草沾在人的衣角上。 白云:天上飘浮的云。 黄鸟:黄色的鸟儿。啼:鸣叫。 野老:乡村老人。 爱客:喜爱客人。 筇(qiong龙)扶过石桥迎:拄着竹子做的手杖走过石桥去迎接。 【赏析】
【注】《竹庄诗话》:大司马王公,名公亮,为相时,有清操。 山斗名高玉雪标:山峰耸入云霄,犹如玉石一般晶莹洁白的山尖。斗:指北斗星座。玉雪:形容山峰的雪白。标:高高的山峰。 病来渐觉宦情消:因病渐感官场的人情冷暖,官位的荣辱得失已不重要。病:指疾病缠身。 更呼童子囊书去:又让童子拿着书到书房去了。更:再次。呼:召唤。囊:装,这里指携带。 不赴邻家折简招:不愿去邻居家邀请他。简:书信。
【注释】 故家:旧家,指作者自己的家。 斗室:小房,这里指书房。萧然:清寂的样子。寄此身:在这里安顿身体。 三径:古代传说中孔子曾经走过的三条小路。这里指代庭院的小路。 啼送:鸟声啼叫,好像在送别一样。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物。 画里江山:指绘画中的山水。 攀龙霄汉上:登上高高的云端。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水云津:泛指江边或湖边。 【赏析】 这首诗写自己登高远望,怀念家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注释】 和周次玉除夕:为周次玉写一首除夕诗。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古人有守岁之习。 鸭炉香烬酒微消,笑引诗魔伴寂寥。——点明时间(除夕)和场景(诗人与火炉、烧酒等),突出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寂寞。 漏滴寒声催五夜,天回和气入三朝。——诗人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联想到“五夜”和“三天”,表现了对新年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玉堂冷署闲烹雪,水部高才醉颂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