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勃
双峰驿 暮色满汀洲,鸣蝉树树秋。 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 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 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 注释: 1. 双峰驿:指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驿站,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地方。 2. 汀洲:水边平地,这里指的是河流旁边的小洲。 3. 鸣蝉树树秋:形容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 4. 柝声闻雉堞:柝声是指打更的声音,雉堞是古代城墙上的矮墙,用来防御敌人
寓建阳福山寺 山路层层向上,招提寺庙夹在两座山峰之间。 柏树的枝叶侵绿了阴殿的墙壁,苔藓在古墙上绣出斑斑点点的图案。 细细雨声中听到虫鸣声碎响,微风吹来,蝴蝶翩翩起舞。 深夜五更时分钟声回荡在空谷之中,乡愁不断催促着诗人归梦。 译文: 山路层层而上,招提寺坐落在两山之间。 柏树的枝叶蔓延到阴殿的墙壁,苔藓在古墙上映出斑斓的色彩。 细细的雨声中传来虫儿的叫声,微风中飘来蝴蝶轻盈的身影。
【注释】 1、柳可攀:春意正浓,柳条柔软,可攀折。 2、送客出乡关:送走客人离开自己的家乡。 3、不洒故人泪,恐伤游子颜:不忍离别,怕伤心了远行者的面容。 4、潮声:潮水的声音。 5、两浙水:浙江一带的水。 6、云影四明山:云影映在四明山(今宁波)上。 7、莫谓风尘隔:不要以为被风沙阻隔。 8、相思魂梦间:相思之情让人如梦如幻,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林叔度的
【注解】 宿幼孺招隐楼:指作者在山中的住所,即招远县的萝径。萝径,地名,故址在今山东招远县北。 林壑:山林与山壑。 重,多;郁,浓密。 阑:栏杆 万松:许多松树。松树高大挺拔。 乱花:盛开的野花。 穿:通过。 疏竹:稀疏而疏朗的竹林。 漏:透。晴峰:晴空中明净如洗的山峰。 缘溪:沿溪而行。棹:船桨。 斜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过岭:经过岭上。钟:寺庙里的钟声。 白云踪:白云留下的踪迹。 赏析
【译文】 故乡在海的那边,我心如孤鸟在孤岛,僧衣晒在若木下,赤脚踩着寒冷的芦草。海神在喷香火,龙涎珠被骊龙贪婪地觊觎,每天清晨我都诵经祈祷,初升的朝阳照我打坐。 【注释】 1. 沧溟:大海。沧溟指代大海。 2. 乡心岛屿孤:家乡在海的那边,自己如同孤独的人住在孤岛上。 3. 缁衣:黑色的衣服。 4. 晒若木:把僧衣晾晒在若木树下。 5. 白足踏寒芦:赤脚踩在寒冷的芦草上。 6. 海蜃
【注释】燕国八千里,送君离恨增。燕国距离遥远,离别让人更加感伤。 短衣粘雪片,孤棹触冰棱。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雪地上行走,船桨触及了冰冷的河面。 夜锁沙河栅,寒光土屋灯。夜晚我来到沙滩上的栅栏,看到土屋里亮着灯光。 故园稀钓侣,秋浦挂鱼罾。故乡的渔夫很少,秋天的河边只有钓鱼人。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冷清、萧瑟的景色图和自己的孤独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译文 相逢太早,离别得太晚,我送君归南海。 别离时又洒泪沾衣,愁见孤帆影在远方。 望那海气近在眼前,望那瘴烟在远处飘。 家在罗浮山下,秋风中独掩门户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挚友刘季德的,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相逢苦不早,相送复沾衣”,诗人表达的是两人相遇太早,分离却太晚,分别时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里的“沾衣”不仅指泪水
金陵京阙帝王州,走马怜君是胜游。 花底箫声歌妓舫,柳边旗影酒家楼。 黄龙细辨前朝碣,白鹭遥寻隔水洲。 旧事关情浑似梦,西风残月石城秋
频年作客若为情,两度题诗送我行。 暮雨魂消江雁影,西风肠断峡猿声。 穷秋野柝云边驿,午夜清砧水畔城。 从此相过踪迹少,积芳亭上月空明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 芦飞楚岸千重雪,树拥康山几点烟。 报曙野鸡残月后,失群寒雁晓霜前。 客行不耐风波恶,魂断渔歌到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