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特点(手法)、诗歌的思想情感、诗句中重要词语的意思、作者的写作目的等角度来分析。 “独上高城问废兴”,诗人独自登上高高的城楼,询问历史的兴亡。这里的“废兴”指的是历史兴衰更替的变迁,“独上高城”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诗人登楼远望,看到万家鳞次栉比,暮烟袅袅,一派荒凉景象。这两句写景,渲染了荒冷的气氛,为下句写古迹作了烘托。
注释:谢绝了双凫和鹿麋的陪伴,形容如鹤鬓发如丝。 春风不会嫌弃我的休官舍,吹绿门前五柳枝。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之情景,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然而,他又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这种情感,用“春风不会嫌弃我的休官舍”来表达他对春天的热爱。同时,他也以“吹绿门前五柳枝”来表达他对春天的赞美。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越城看雪 六出飘来万户粘,越王台上舞纤纤。 粉痕冷浸鸳鸯瓦,玉屑晴穿翡翠帘。 到处楼台堆白璧,几时村店辨青帘。 山阴满路春明柳,无数飞花一夕添。 注释: 1. 六出飘来万户粘:雪花像六种颜色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千家万户都披上了银装。 2. 越王台上舞纤纤:在越王台上翩翩起舞,姿态轻盈。 3. 粉痕冷浸鸳鸯瓦:雪花落在鸳鸯瓦上留下了痕迹,显得有些寒冷。 4. 玉屑晴穿翡翠帘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 注释: 三尺高的坟墓(形容墓地高且窄)即将倒塌,这是因为我因为写诗而向先生致敬。 2.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 注释: 夜晚的大雨使得墓门前的白杨树显得格外凄凉,天色渐晚时,云雾弥漫,山路变得平坦。 3.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 注释: 那块刻有诗句的石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如今只剩下一半
【注释】 石头:即金陵,今江苏南京。长淮:长江。荒驿:荒凉的驿站。秣陵:今江苏南京西南的古称。南雁声:《楚辞》:“雁门兮夜悲歌。”《文选》李善注引作“南雁一声”,谓鸿雁南飞,声闻四野。双泪流:指客子思乡之泪下沾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金陵时的所作,表达了他羁旅在外,思念故乡之情。 首联写诗人在金陵城外看到的景象,点出“旅次”的题意
【诗句释义】 魂落深谷,乍见白头,方山的冷雨中杜鹃啼声哀伤愁苦。花在古路上飘落,松针老去;叶满闲庭,荔枝成熟。鹤梦不归,空有江上榻,虫丝空网月边楼。我为你哭泣,留下千行泪水,濑水无情,日夜流淌。 【译文】 灵魂坠入深谷,忽然看到白发苍苍,方山寒雨中传来杜鹃啼哭之声,声音悲切令人心伤。花朵在古路上飘落,枯枝已变得苍白;叶子填满了庭院,荔枝已经熟透。鹤梦不归,空有江上榻,虫丝空网月边楼。为你而悲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天涯秋气深,行子别家林。 - 关键词: 行子、别家林 - 注释: “行子”指的是即将远行的行人或士兵,“别家林”表示离开家乡的树林或村庄。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离别的场景,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凄凉和对家人的思念。 2. 客泪月中笛,边愁马上砧。 - 关键词: 客泪、边愁 - 注释: “客泪”指的是因思乡而流泪,“边愁”则是指因边疆的战事而感到的忧郁
诗句 1. 千里西吴一骑轻:描述诗人在长途旅行中,骑着马轻松地穿越千里西吴。 2. 孤身漂泊辞知己:诗人独自漂泊在外,与旧友告别。 3. 八口饥寒仗友生:家中有八口人,生活困难,依靠朋友来维持生计。 4. 绕涧松篁天竺路:沿着山涧小路,欣赏着松竹林中的美景。 5. 满湖菱芡下菰城:湖水中生长着菱角和芡实,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6. 旅游到处羞贫贱:无论到哪里旅游,都因贫穷而感到羞愧。 7.
注释: 喜能始到家:我终于回到了家乡。喜,高兴;能,能够;始,才;家,家国。译文:我终于回到了家乡。 廷尉官曹冷,三年寄秣陵:廷尉官曹冷,指张籍的官职。三年寄秣陵,指张籍在任职期间,三年里一直寄居在秣陵。译文:廷尉官曹冷,指张籍的官职。三年寄秣陵,指张籍在任职期间,三年里一直寄居在秣陵。 过家才问寝,开社急邀朋:过了家里才去问候一下妻子,开了社日活动就急于邀请朋友参加。译文
【译文】 精庐遥结翠微间,借得云窗一夕闲。 流水断桥通古路,斜阳残磬下空山。 犬声似豹闻茅舍,萤火随人入竹关。 桑柘满村堪寄隐,与君吟卧却忘还。 注释: 1. 精庐:指简陋的居所。 2. 翠微间:指高远之处,形容山林之间。 3. 借得云窗:形容居所远离尘嚣,如同在云端一般。 4. 断桥:指古老的桥梁,可能因年代久远而破损不再通行。 5. 残磬:指寺庙中敲响的钟声已经结束,只剩下回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