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注释】: (1)冰壶——古人用玉制作的酒杯,这里代指美酒。 (2)银作顶:形容杯中盛满的酒清澈如同银白色。 (3)竹为盘:形容盘子是竹子做的。 (4)蛮语——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 (5)汉官——汉朝官吏,这里泛指中原官员或朝廷使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头的一个场景。首句“冰壶银作顶”形容美酒清澈如银,犹如玉杯一般。次句“餐具竹为盘”描写餐具是用竹子做成的,与前面的冰壶相呼应
注释与赏析: 普舍今无县:普舍,即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一带的一个地方。普舍今无县,意思是说如今这个地区已经没有了县治,成为了一个荒废的地方。 营田尚有城:营田,即耕种田地的意思。营田尚有城,意思是说尽管这里已经没有县治了,但耕种田地的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城墙遗迹,说明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军事重地。 新军饥欲死:新军,指军队中的新兵。饥欲死,形容新兵们非常饥饿,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何力事春耕:何力
【注解】 宿:投宿,过夜。昆阳:县名,治今河南省南阳市。美家:指酒家。说:称。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记游诗。首联交代了诗人投宿的地方。“饮酒美人家”是说诗人在这家酒家门口借宿时,主人热情地招待他,并为他准备了酒食。“出门山日斜”,写客人临别时的情态。日偏西时,天色已晚。这句诗既点明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晚。“出门”二字还表明诗人是顺路而来,因而有闲情逸致观赏沿途的风光。“门前一株树,说是蜜檀花
【注释】过:经过。研和:县名,在今河南省方城县西南。沟洫(xù):指田间水道。关山:指黄河的关隘山口。几战;几次征战。研和县:今属河南省方城县。百里邑:县城周围一百里。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由洛阳经潼关、陕州,出函谷关,到达河南方城时所作,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诗中表达了杜甫对当时社会混乱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首句“沟洫空流水”,描写了经过研和县时看到的一派荒废景象。沟洫
注释:在边境的山野中住宿,风尘平息,山林中的时间悠闲。田间劳作的老农,曾是戍边的士兵。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边境的山野中住宿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夜宿确荦”描绘了诗人在边境的夜晚住宿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边塞风尘息,山林日月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野中的感受,风尘平息,山林中的时间悠闲。这里的关键词“边塞”、“风尘”
登云南城楼 汉武开边事可稽,滇池远在夜郎西。 已闻郊庙歌朱雁,复道山川醮碧鸡。 王业无如今日盛,才名孰与古人齐。 自惭作赋非司马,万里登高意欲迷。 注释: - 汉武开边事可稽:汉代汉武帝时期,国家疆域辽阔,边疆的战事频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汉武帝开辟西南夷、开发南越国等军事行动。这些战争不仅扩大了汉朝的领土,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 滇池远在夜郎西:滇池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解析】 题干所给为“晚至遏逆村 地入临安界,山藏遏逆村。夷门解迎客,牵马到柴门。”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首先明确题目中的“译文”和“赏析”的含义。“译文”,即把诗句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赏析”,是对诗文内容及艺术手法的品评、分析。然后逐句翻译,最后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傍晚来到遏逆村,村落已进入了临安境内。山中隐匿着遏逆村,村子藏在深山老林里。夷门解除了警戒
【注解】 禾泥:禾秆的泥土。异:不同,与众不同。爨:炊烟。草阁:茅草盖的小房子。面:面对。开颜:使脸色开朗。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夜宿田家时。诗中表现了诗人与田家的亲切关系,也表现了他淳朴的性格。 首句“禾泥异白爨”是说禾秆的泥土和炊烟的颜色不一样。这一句写诗人在田家住宿时的观察,说明他住在草房之中,远离尘世。“异”字用得十分巧妙,既写出了禾秆泥土的洁白,又写出了炊烟的黄褐色
【注】 ①禾泥: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县。②方语:方言。③人情:人情世故。④一歌:一首歌。关山:指长安附近的高山。⑤多:这里指夜曲中的离愁别恨很多。 【赏析】 《夜宿禾泥田家》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夜晚住宿农家时所见、所感,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开头两句:“方语须三译,人情在一歌。”意思是说:用当地的方言交流,需要翻译三次才能说清楚,而人情世故
诗句原文: 五年官舍汴州城,一见乡人一怆情。 赖有寒毡留客坐,可无春酿与君倾。 北来山水登临倦,南去音书感慨并。 何日吴淞江上住,两蓑烟雨钓舟横。 注释: - 五年官舍汴州城: 在这里,“五年”指的是诗人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居住了五年的时间。官舍通常指的是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 一见乡人一怆情: 这句表达了诗人见到家乡人时内心的激动和悲伤。“怆情”是因悲伤、感慨而情绪低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