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型一般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和情感等具体分析,从主题主旨、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展开。 (1) “江头”二句是说:豪强骑象而来,老翁牵牛而至。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豪强的骑象队伍来了,年迈的老人牵着牛车也来到了江边;这句译文为:豪强骑着大象来了,年迈的老人拉着牛来。“豪酋”指地方豪强。“牵牛老父”,即老农,这里指年老的农民。“一洗瘴烟开”,意思是
诗句释义 1 金杯阿刺吉:指用金属制成装饰精美的酒杯。 2. 银筒速鲁麻:指用银质的筒状器具。 3. 江楼日日醉:指在江边楼阁中每日醉酒,形容饮酒作乐的生活。 4. 忘却在天涯:意指沉醉于眼前的快乐而忘记了遥远的天涯。 译文 在江边的楼上天天喝个不停,却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赏析 这首《江头绝句》通过描述诗人在江边楼上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远方的淡漠。"金杯阿刺吉
【注释】 土俗:指当地的风俗民情。诸蛮:各地少数民族。异:区别,不同。 人心一理同: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古今:从古到今。鸡犬月:月亮映照在鸡狗的影子上。 南北马牛风:南北方的马和牛在风中奔跑,比喻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是说,各地的风俗民情虽然有所不同,但人们的心里思想感情却是一样的。后两句是说,无论是古今,还是南北
注释:辛苦的夷人妇女们,每人手里提着一个装满鱼的篮子。她们每天不停地纺丝,还要舂米,生活很辛苦。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在江头劳作的夷人妇人们,虽然辛苦,却依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她们辛勤劳作的情景,让诗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夷人妇人们的辛勤劳作,展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赏析】 “宿晋宁”四句:宿,驻扎;晋宁,地名,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北。 汉家女儿本是良家子弟,随军征战在外多年。 她生来娇小如同小儿一般,却能唱得僰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谣。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写一个从军的女子在边地的遭遇。首句点明她是良家女子。次句说,她从军的时间很长了,这里用“多”字写出了女兵的辛劳和不易。“从戎”,指从军。三句写她在边地生活的艰苦,从小娇养惯了的女儿,到了边疆
【注释】 江:指长江。绝句:古代一种诗体,每首四句。南蛮子:指南方少数民族,即南方蛮人。 相迎远出山:表示殷勤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相迎:互相迎来。相,互。 短衣:短上衣。胫:小腿。双黑胫:穿着黑色短上衣,两腿黑。 大耳:耳朵大。金环:戴的耳环是金子做的,所以叫金环。两金环:两耳都戴着金属耳环。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人因参加永王李璘起兵讨伐肃宗的叛乱而被贬为巫州别驾
蕉叶碧逾净,榴花红更明。 知秋惟蟋蟀,唧唧草间鸣。 注释:蕉叶颜色碧绿得更加清澈,榴花色彩鲜红更加灿烂。知道秋天到来只有蟋蟀在鸣叫,它们唧唧的声音在草丛中回响。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江楼醉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金杯阿刺吉,银筒速鲁麻”以对仗的形式,展现了诗人饮酒的奢华与享受。这首诗悠远淡雅,情趣横生
竹壶倾白酒,草阁坐青山。 自笑居夷久,逢人语亦蛮。 注释翻译赏析: 江头 江水边,指故乡的江边。江头是诗人当年离开家乡时站立的地方。 绝句 绝句是一种不讲究对仗和用韵的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二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竹壶倾白酒 竹制酒壶,倾满白葡萄酒。竹壶,一种用来盛酒的器具,多用竹子制作,形状像葫芦。倾,倾斜,倒出。白酒,指白色的酒。 草阁坐青山 草屋,简陋的房屋。草阁,用草搭成的小屋。青山
注释: 江头绝句 山的影子东西合拢,江河的声音日夜流淌。 片云还作雨,九月未成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首句“山影东西合”,描述的是山的形状,仿佛是一个东西方向延伸的形状,给人一种深远、辽阔的感觉。次句“川声日夜流”则是对江河声音的描绘,仿佛可以听到江水流淌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第三句“片云还作雨”
注释:光着脚丫走路,没有袜子穿;头上戴着帽子,但并不用巾子系。远离家乡,朋友远在天涯海角,如何见到故人? 赏析: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的“跣行”(光脚)和“科首”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然而,由于身处异乡,远离亲友,诗人感到无比孤独和无助。因此,他不禁感叹:“何由见故人!”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