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这首诗是杜甫在入益门时所作。益门,即今天的重庆,位于四川东部,长江三峡中游的巫峡口。 首联“蜀关秦岭路初分,迭嶂层嵬日易曛。”描绘了作者进入益门的第一印象。蜀关,指的是蜀地的关口。秦岭,指的是横亘在四川与陕西之间的秦岭山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蜀关和秦岭,展现了益门的壮丽景色和复杂地形。叠嶂层嵬,形容山峦重叠,层层叠嶂,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日易曛,则表达了夕阳下山峦的迷人景色。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是一首悼念亡子之作,表达了对亡子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珍重。 译文: 大腿被割开的孩子可以忍受这种痛苦,生病后母亲能保全孩子性命。 不轻视遗体,是因为深受母爱之恩,无法用言语表达。 秋风多在树梢吹拂,夜雨自生,萱草盛开。 今天终究天长地久的悲伤,衣襟上满是泪痕。 注释: - 股刲儿可忍:大腿被割开的孩子能够忍受这种痛苦。 - 病去母能存:病愈后母亲能够保全孩子的性命。 -
【注释】 过:拜访。凤县: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是古代的边防要地。简主簿:官名,汉时郡守、王国之属置为掾史者,皆称主簿,掌文书书记,秩比六曹掾史。徐敏:即徐光启(1563-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代诗人。敏善文辞。 赏析: 《过凤县简主簿徐敏》是明代诗人徐光启用来表达对友人徐敏的怀念之情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点题。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注释】: 题李典仪云东卷:题诗给好友李典仪的《云东卷》 母老今犹健:母亲年迈但身体还健康 儿行久不归:儿子远行很久还没有回来 一官淹白首,万里梦斑衣:官位卑微到白头,梦想着能像斑衣一样飞翔万里 越郡东溟阔,秦关西日微:越州东边是大海,秦岭西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 只将双泪眼,日日看云飞:每天用双眼看着云朵飞过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长久离家在外,不能回家的思念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禅学的向往。 第一句“昙师法华室,只在鉴湖边”,点明了诗人与昙师的交往,并指出昙师的法华室就在鉴湖边上。 第二句“白日开三竺,清光出五莲”。三竺是佛教名山,这里指佛教圣地天井山,即天竺;五莲指天台山、雁荡山、峨眉山、九华山和黄山(后两山为佛教名山)。这句写诗人在昙师的引导下,登上了天井山,沐浴在佛光之中,感受着佛门的庄严神圣。
【诗句注释】 1. 白云载青山:白云承载着青山。 2. 青山欲飞去:青山好像要飞走一般。 3. 㶁㶁石间泉:泉水在石头之间叮咚作响,像小鸟的鸣叫声。 4. 沉沉谷中树:深深的山谷里,树木显得非常安静、沉静。 5. 得非匡庐游,无乃天台路:难道这不是庐山的游历吗?或者是去天台的路。 6. 愿与幽人期,逍遥岁年暮:希望能和隐居的人一起度过美好的岁月。 【译文】 白云承载着青翠的山,山仿佛要飞走一般。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山中土酋的遭遇。诗以简洁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杂种诸蛮部,深山一野人”。写土酋是山中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的首领,生活在深山里。他虽然生活简朴,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杂种”,即非正统的民族。 颔联“树枝低作屋,松叶厚成茵。”写土酋在山中搭建了简陋的住所。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树枝和松叶比作房屋和地毯,形象地描绘出了土酋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颀。诗中描绘了一位男儿,他曾经为国家效力,却未能在亲丧之日为亲人守孝尽孝,因此心中充满了遗憾。他感叹人生的短暂,认为一切都如浮云般轻,唯有那堂前的树木,却始终陪伴着他,给他带来悲伤。 诗句“男儿徒食禄”表达了诗人对男儿应当为国效力的观点,他认为男子汉应当为国家出力,而不是仅仅享受俸禄。 “亲没为谁荣”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去世后的悲痛和无奈。他觉得,即使自己再如何努力
注释: 晚至昆阳州饮通守家土官留此州俟予至同宿马氏有邻妇李氏抱子携酒而至赋此 【注释】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饮:宴饮。通守:官名,指太守。土官:地方长官。州:州长。俟:等待。同宿:与某人同睡一床。马氏:人名。有:存在。邻妇:邻居的妇女。李氏抱子携酒而至:妻子抱着儿子提着酒来见我。 译文: 傍晚到达昆阳州,太守家的士官留住我们在此等候我的到来。 早晨起床准备行装戒除仆夫,剁鱼做饭,煮白饭
【注释】 落日:傍晚的太阳。孤城:孤独的城池。小:矮小。轻烟:淡淡的烟雾。斜:倾斜。青山蒙氏脸:指青山像蒙氏的脸。蒙氏:指南诏国主皮罗阁,即蒙舍。绿树僰人家:指绿树丛中的少数民族人家。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 绝塞(sài):荒远的边塞。无来雁:没有归飞的大雁。噪鸦:聒噪的乌鸦。多情此州尹(yǐn):多情的州官。此州:这里指晋宁州。多情:多情厚义。 京华:京城长安。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