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诗句释义: 1. 徼外之官日,山中僦屋初:在边疆做官的日子,刚开始在山中租了一间屋。 2. 游盘同鹿豕,孚信及豚鱼:像野性难驯的鹿和猪一样游荡,诚信如同小猪鱼一样可信任。 3. 已集投荒录,将驰谕贼书:已经收集了逃亡者的记录,准备奔驰传达给叛军的命令。 4. 中原一万里,人事近何如:中原地区有多远,人的事情怎么样? 译文: 在边疆做官的日子,刚开始在山中租了一间屋。
许州东屯杂诗六首 丘原莽萧瑟,客子暮徘徊。山是钧州起,河从郑邑来。衣冠余古墓,歌舞只荒台。野哭谁家妇,秋声助尔哀。 【注释】 丘原:指丘陵的原野。萧瑟:凄凉、冷落的样子。客子:旅居他乡的客人。暮:傍晚。钧州:今河南禹县。起:地名,位于钧州附近。郑邑: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衣冠:这里指衣冠冢,即古代人的坟墓。荒台:破败的台子,通常用来祭祀死者的场所。野哭:民间哭声。 【译文】
【注释】 1. 山行:登山游览。2. 绝顶:最高峰或最远的山峰。3. 平川:平坦的河流平原。4. 白见:看见,看到。5. 金沙雪:指金沙江上的雪。6. 铁冶烟:形容炼铁炉冒出的烟气。7. 耽句:喜爱写诗。8. 一惘然:十分惆怅的样子。 【赏析】 《山行》,这是一首描写山景与抒写情怀相结合的五言绝句。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清丽。 开头两句“山行到绝顶,野望豁平川。”诗人在山中行走,登至最高处,极目远眺
这首诗的原文是: 明发昆阳自此入山,四望空寂情甚无赖,因以自遣。水穷山路转,雨断塞云回。冉冉行人至,荒荒落日催。百年消着屐,万事付衔杯。不识昆明底,何人见劫灰。 译文: 明天早上从昆阳出发,从此进入深山。四周望去一片空寂,心中感到十分无聊。因此自我消遣。水流尽处山路转弯,雨停后天空中的云也飘散回来。慢慢行走的人群来到,夕阳渐渐落下催人归去。一生都在寻找鞋子的痕迹,万事都寄托在酒杯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最后指出诗句在语言表达上的语言特点。 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考生先对每一句进行解释,然后根据注释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①部落:指部落酋长;亭障:指边防的营帐或工事。②民氓:指平民百姓;卒徒:指士兵和徒役。③擒贼
【注释】峤甸: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境。禾泥蛮:指彝族。叟:年老的男子。携酒过水见土酋,指彝族首领。饮道傍,指彝族饮酒习俗。仆从皆饮酒尽乃行:仆人和随从们也都喝醉了才离去。有作:有感而作的诗。 【译文】山断了才看见人家,溪流曲折不知路。贩茶不是土家人,劝酒才是倭奴人。碧树排云直上,青秧插在流水里。想忘记家乡思乡愁,子规鸟叫声催人归。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少数民族风俗生活的诗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夜宿时所创作的,通过描写与土酋共寝的情景,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追求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第一句“寂寂空岩夜,凄凄急雨寒”,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雨水的寒冷,传达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这里的“寂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孤独,而“凄凄”则描绘了雨夜的冷清和凄凉景象。 第二句“土酋分武帐,山鬼怪儒冠”,描绘了土酋和山鬼的形象。“武帐”代表了土酋的身份和地位
时忽纳与死可伐刀木板皆已归顺山中无事与长官饮剧偶成 注释:突然,纳与死可、伐刀木板都已经归顺了。山中无事,和长官一起饮酒作乐。 旧酿筒能吸,新诗稿未删。 注释:以前酿造的酒筒可以吸取,新写的诗稿还未删改。 及瓜今日到,行李几时还。 注释:今天能够到达这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 风雨家家碓,烟云面面山。 注释:家家户户都在下雨刮风,山头山尾都是烟雾。 不因边事息,那得宦情闲。 注释
【注释】 1. 许州:指唐时河南府所辖的汝南、新安、固始等县。 2. 开边土:即开拓边疆之地,泛指战争。 3. 死战:拼死一战。 4. 生还:活着回来。 5. 落野屯:战败后被俘或逃散到荒野。 6. 盗贼:指侵扰抢劫的人,这里泛指战乱。 7. 头白:年老头发变白。 8. 舂稻:春米。 9. 霜余粒:秋霜后的稻谷。 10. 移桑根:把桑树移植到别处。 11. 百年须饱暖:人生在世,只要衣食无忧
【注释】 马头呀海口:指呈贡县,位于昆明市南郊。 鳌背屹云根:指呈贡县的地势高耸,像一只大鳌背着云雾在山根上屹立。 雁塔城南寺:指昆明市的南边有一座大雁塔。 渔家水北村:指昆明市北面有个叫渔家的地方。 天朝无外国:这里指中国地大物博,四面八方都有好地方。 地气近中原:意思是云南靠近中原,是中国的一部分。 居官长子孙:意思是做官的人,希望后代子孙能够延续下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