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注释: 芙蕖新着花,幽赏竟朝夕。 芙蕖是荷花的别称,新花绽放,幽静地观赏它整整一天一夜。 所喜契吾心,宁徒玩其迹。 我很高兴与莲心相契合,但我宁愿欣赏它的真面目而不是只满足于它的表象(即画中的荷花)。 遗说炳丹青,谁能继真识。 遗留下来的关于荷花的传说和记载在画中呈现出来,但谁能继承真知去理解它的内涵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四景山水图”中第二景“濂溪爱莲”的题咏
【注释】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一:谢,感谢。惠,赠送。锦菊,指菊花品种名。月下,指月亮照耀的夜晚。白菊二株,指诗人收到的两盆白色菊花。三首:是杜甫对《秋兴八首》的编号。一、二、三,是诗篇的次序,每篇自成一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中借“锦菊”之赠,抒写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今年全不见黄花,说明已是深秋时节,而此时诗人却独对寒菊空发感叹
幽潭百尺众流钟,下瞰深崖一脉通。 胜槩应从天地辟,人间风景迥难同。 注释:幽静的池塘里百尺高的流水在钟声中流淌,往下俯瞰深邃的山崖一条脉络相通。这里的风景应该和天地一样辽阔,而人间的风景却迥然不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鲤湖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幽潭百尺众流钟”,描绘了潭水清澈,百尺高流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中。第二句“胜槩应从天地辟”
【注释】 淳风: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文风。 深探性命:深入探索生命和宇宙的道理。着微言:著书立说,阐述精微的道理。 当年:指老子本人。 不授:不给传授。关门尹:指司马谈。 谁知:谁知道。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评论,表达了对古文运动的评价。首句“叹息淳风日已沦”,叹息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风已经衰落了,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文风的失望之情。第二句“深探性命著微言”,表示自己深入探讨生命
春日,诗人在池塘边吟咏,看到鱼儿跃动、鸟儿欢叫,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觉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雨后,涧水流淌,花朵盛开,诗人恍恍惚惚地感觉自己如同桃花源中的隐士一般。 注释: 1. 池塘:水池子。 2. 鱼鸟:这里泛指水中生物和鸟类等。 3. 情亲:感情亲近。 4. 涧水:山间小河的流水,这里指小溪。 5. 桃源: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描写鱼鸟、花草等
【注释】: 1. 爱此君:喜爱这个竹子。 2. 手植清溪曲:亲手栽培在清溪边弯曲的小路上。 3. 春雨长龙孙:春天的雨水滋润着竹子,使它像龙的子孙一样生机勃勃。 4. 森然数竿玉:竹子高大挺拔,犹如玉树临风。 5. 风摇疏影长: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影子也随风而动。 6. 日转新阴绿:太阳转过新绿的树荫,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 7. 披襟趁晚凉:解开衣襟,趁着凉爽的晚风。 8. 啸歌净炎燠
题画 【注释】: 纷纷浮世上,举眼皆尘俗。 蓬莱杳何许,但见云海绿。 呼童抱瑶琴,青山纵遐瞩。欲弹山水调,和以阳春曲。 缅怀钟子期,百身恨难赎。皓月幸无恙,流光满林麓。 夜夜照孤琴,庶以慰幽独。 【译文】: 纷纷世间名利,眼前尽是尘俗。 何处是蓬莱仙山,只见一片云海苍绿。 呼唤童仆抱着瑶琴,放眼望去青山无限遥远。 想要弹奏一曲山水之音,又用《阳春白雪》来和奏。 思念钟子期的知音
彭泽赋归来,托身篱菊中。 夷齐迹虽异,商周时则同。 世无汉昭烈,千载空卧龙。 注释:彭泽县的归隐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此处指陶渊明自比为菊花。夷、齐是商朝的伯夷和周朝的孤竹君,两人都因反对商纣王而隐居不仕,后被武王起用。这里用夷、齐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世俗不同,隐居山林。 世无汉昭烈,千载空卧龙。 注释:汉昭烈帝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
【译文】 绿竹茂盛郁郁葱葱,生长在苔藓石头上。 挺拔的竹竿顶着霜雪余晖,显得苍翠而含正直之气。 何况又经过了新雨滋润,竹子更加茁壮。 卫武公真是伟人啊,学问已经达到圣贤的境地。 淇澳流传着诗歌声名,托付给这碧玉般竹子。 有志于成为贤圣之人,就仿效这样的竹子吧。 【注释】 题画竹二首 其二:描绘竹子的生长环境及其姿态特征,并赞美其坚韧、高洁的品质。 蔼蔼碧琅玕,蔼蔼:草木茂盛的样子;碧:深绿色
【注释】 乾坤:天地。诗豪:诗人,指杜甫。绎骚:指《离骚》。 【赏析】 此诗首联写自己游春的兴致,次联以“看山”和“寻春”作结句,表明自己对山水的热爱,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全诗表现了诗人在春天里游赏大自然,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