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伊人爱文雅,夙志不外慕。 —— 描述某人热爱文艺,其志向不仅限于世俗的名利。 - “伊人”:指某位有才华的人。 - “文雅”:指文艺修养或文化品位。 - “夙志”:早先立下的愿望,此处指长久以来的追求。 - “不外慕”:不为名利所吸引。 2. 琴书日自娱,萧洒澄神虑。 —— 每天通过弹琴和阅读书籍来娱乐自己,使得精神清明。 - “琴书”:指琴和书,常用以代表文化活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送孔詹事考绩之京 - 诗意:我向孔詹事(或孔先生)辞别,他即将去京城考核。 - 译文:送你到京城考核。 2. 宣尼德泽长,直与乾坤并 - 注释:宣尼,孔子;德泽,恩惠;乾坤,宇宙。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和对其教义的广泛影响。 3. 委祉及云仍,贤哲相辉映 - 注释:委福,寄托福祉;贤哲,贤能之人。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钟处士梅溪隐居生活与内心感悟的诗。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并给出相应的赏析。 1. 若人爱幽雅,结屋清溪曲 - 注释:如果有人喜欢幽静高雅的环境,就会在清澈的小溪旁边建造房子。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若人”一词,暗示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2. 溪上种梅花,几株深绕屋 - 注释:在清澈的小溪边种植了梅花
【注释】 余姚:《汉书·地理志》:余姚县,故越国,秦属会稽郡。毛:毛遂字子水(战国人)。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越山:越地的山。高隐:指隐居在深山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岩谷:深山峡谷。适兴:即“适时之兴”。指心情舒畅,兴致勃勃。惊心:动心。宠辱:尊荣和屈辱。高风:高尚的品德。一乡:全乡。振颓俗:振兴败坏的风俗。化迁:变化。随化迁:顺其自然的变化。蛇:比喻生命短促。百年:一百年。蛇赴壑
诗句解析 1. 贪夫溺忘返: 描述了一个贪婪的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和本职,沉迷于享乐之中。 2. 达人自不羁: 表达了一个有智慧的人(达人)能够自我约束,不会随意放纵自己。 3. 时行施惠利: 指适时地施行恩惠和利益,可能是为了帮助别人或改善社会。 4. 时止娱诗书: 在适当的时间停止娱乐活动,转而专注于学习和阅读书籍,追求知识和文化的提升。 5. 而况故山下,犹有旧田庐: 表示在离开之前
诗句解读 - 故人千里别,遗我双干将: 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感,同时收到对方赠予的干将剑作为礼物。 - 其鞘饰鞞琫,其刃生寒芒。 描述了剑鞘上装饰着华丽的金属饰品,剑刃锋利且带有寒光。 - 鞘以示韬晦,刃以明坚刚。 剑鞘用以隐藏其锋芒,而剑刃则显露出坚定和刚强的品质。 - 时行即徇义,时止当深藏: 强调了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决定行动或保持低调的重要性。 - 雌雄喻同心,以勖长不忘:
【注释】 1.林节妇:指古代女子的贞烈。 2.在顺从:指顺从丈夫。 3.夫为天:夫是天的化身,这里用“天”比喻丈夫。 4.哀哀(yī ī):《诗经》中常用来形容妇女悲痛欲绝。 5.所天夙弃捐:所天,指丈夫。夙,早。弃捐,抛弃。 6.恸哭绝复苏:恸哭到气绝复苏。 7.抚膺泪如泉:用手抚胸,泪水像泉水一样流下来。 8.一死谅不惜:为了守节而死,我一点也不吝惜。 9.遗孤谁为怜
【注释】 ①“鹦鹉”句:意谓鹦鹉虽然在雕笼中,日食却很肥美。②“林间”句:意谓林间的仙鹤,栖止于苍松老树之上,不受拘束,自在自得。③“先生”句:指作者自己。④“彼哉”句:意谓那些只知忧得丧失的人,真是劳碌奔波、心无定处的人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丁石崖的太守任上,赠别他致仕归家陈宪副之作。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达官贵人的鄙视之情。 首联两句写鹦鹉虽在雕笼里,却能天天吃好肉
【注释】 群贤际昌运:一群贤能的才子们正在赶上了好时代。 衮衮乘风云:指众多贤人像风一样迅速成长。 先人独何事:祖先为何如此孤寂,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超然离人群:超然世外,远离尘嚣,与众人格格不入。 鹬以翠而毙:用翠鸟来比喻自己,认为自己像翠鸟那样美丽却最终死于非命。 膏以明自焚:用蜡烛燃烧自己来比喻自己的清白之身最终化为灰烬。 伟哉桑榆翁:伟大的老人啊! 东篱醉斜曛:在东边的篱笆旁喝醉了酒
【注释】 浩荡:水广大貌。峥嵘:高耸的样子。幽情:深远的情怀。华要客:指权贵之人。云横:如云般横亘。长安:京城,指代京都长安。簪缨:插在官帽上的冠饰,这里指做官。红尘:尘世。 【赏析】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 其四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春水绿浩荡”,描绘了一幅春天江水波光粼粼的画面,春山翠绿、巍峨挺立,给人以雄奇之感;“登临纵吟赏,浩然发幽情。”诗人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心旷神怡